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化学论文--蛋白质论文

基于弹性网络模型的蛋白质变构运动及关键残基的识别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2-25页
    1.1 蛋白质变构效应的研究意义和进展第13-16页
        1.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3-14页
        1.1.2 研究的进展第14-16页
    1.2 丙氨酸脱氢酶研究的意义和进展第16-19页
        1.2.1 丙氨酸脱氢酶研究的意义第16-17页
        1.2.2 丙氨酸脱氢酶研究的进展第17-19页
    1.3 离子通道的研究意义及进展第19-24页
        1.3.1 离子通道研究的意义第19-22页
        1.3.2 离子通道研究进展第22-24页
    1.4 论文具体研究内容第24-25页
第2章 理论与方法第25-38页
    2.1 引言第25页
    2.2 分子动力学模拟第25-31页
        2.2.1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步骤第26-30页
        2.2.2 本征动力学与主成分动力学第30页
        2.2.3 常见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的软件介绍第30-31页
    2.3 正则模分析第31-33页
    2.4 弹性网络模型第33-38页
        2.4.1 高斯网络模型第33-35页
        2.4.2 各向异性网络模型第35-36页
        2.4.3 高斯网络模型和各向异性网络模型在蛋白质功能性运动和关键残基识别上的应用第36-38页
第3章 基于弹性网络模型的L-丙氨酸脱氢酶的域运动和功能性关键残基的研究第38-56页
    3.1 引言第38-40页
    3.2 研究方法第40-45页
        3.2.1 高斯网络模型和各向异型网络模型第40-42页
        3.2.2 相关系数第42页
        3.2.3 正则模分析第42-43页
        3.2.4 基于弹性网络模型的微扰分析方法第43-45页
    3.3 结果和讨论第45-55页
        3.3.1 均方涨落和温度因子的对比第45-46页
        3.3.2 慢运动模式第46-51页
        3.3.3 正则模分析结果第51页
        3.3.4 运动的相关性分析第51-52页
        3.3.5 快运动模式第52页
        3.3.6 功能性关键残基的识别第52-55页
    3.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4章 基于弹性网络模型的GLIC功能性关键残基与麻醉调节的变构路径关系的研究第56-69页
    4.1 引言第56-57页
    4.2 方法和步骤第57-59页
        4.2.1 基于弹性网络模型的热力学循环的方法第57页
        4.2.2 识别功能性关键残基的步骤第57-59页
    4.3 结果和讨论第59-68页
        4.3.1 功能性关键残基在蛋白质上分布情况第62-66页
        4.3.2 变构路径识别与Markovian传导方法优缺点的比较第66页
        4.3.3 多配体结合情况下的关键残基的识别第66-68页
        4.3.4 关键残基识别的局限性第68页
    4.4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结论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8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84-85页
致谢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川藏铁路康定—昌都段滑坡堰塞湖减灾对策及桥梁施工新技术研究
下一篇:任务后对比性形式聚焦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