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 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第9页 |
(二) 研究的目的与范围 | 第9页 |
(三) 研究的方法与途径 | 第9-10页 |
一、岭南画派提出“艺术革命”主张的背景 | 第10-14页 |
(一) 地理和历史的背景 | 第10-11页 |
(二) 文化艺术的背景 | 第11-14页 |
二、岭南画派的“艺术革命”与其“政治革命”的关系 | 第14-18页 |
(一) 岭南画派的“政治革命” | 第14-15页 |
(二) 岭南画派的“艺术革命” | 第15-18页 |
三、岭南画派“艺术革命”的思想及内涵 | 第18-25页 |
(一) “艺术革命”的思想理念 | 第18-19页 |
(二) “艺术革命”的内涵体现 | 第19-25页 |
1. 描绘题材的“革命” | 第19-21页 |
2. 笔墨表现的“革命” | 第21-25页 |
四、岭南画派“艺术革命”主张的影响及意义 | 第25-32页 |
(一) 岭南画派“艺术革命”的影响 | 第25-27页 |
1. “艺术革命”在抗日战争事业中的积极贡献 | 第25-26页 |
2. “艺术革命”活跃了中国画坛的学术气氛 | 第26-27页 |
(二) 岭南画派重视艺术教育,拓展“艺术革命”的人才体系 | 第27-29页 |
(三) 岭南画派渐微,对其“艺术革命”的思考与启示 | 第29-32页 |
1. 岭南画派的历史使命逐渐终结 | 第29-30页 |
2. 对岭南画派“艺术革命”的思考和启示 | 第30-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附录 | 第33-35页 |
注释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
发表论文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