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的特色化出版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论 | 第9-15页 |
第1章 广西师大社与理想国 | 第15-22页 |
1.1 “理想国”的发展历程 | 第15-18页 |
1.1.1 广西师大社的自我裂变 | 第15页 |
1.1.2 北京贝贝特的异军突起 | 第15-16页 |
1.1.3 从贝贝特到“理想国” | 第16-18页 |
1.2 理想国的发展现状 | 第18-22页 |
1.2.1 理想国的文化定位 | 第18页 |
1.2.2 理想国的市场定位 | 第18-19页 |
1.2.3 理想国的自由体制 | 第19-22页 |
第2章 “理想国”的出版特色研究 | 第22-34页 |
2.1 出版理念研究 | 第22-23页 |
2.2 选题开发与设计特色 | 第23-27页 |
2.2.1 图书选题特色 | 第23-24页 |
2.2.2 图书装帧特色 | 第24-25页 |
2.2.3 图书产业线形成出版特色 | 第25-27页 |
2.3 编辑团队特色 | 第27-29页 |
2.3.1 编辑人才特色 | 第27-28页 |
2.3.2 编辑团队管理特色 | 第28-29页 |
2.4 作者资源积累 | 第29-32页 |
2.4.1 固定作者资源 | 第29-30页 |
2.4.2 优秀作者吸引 | 第30-32页 |
2.5 文创活动策划 | 第32-34页 |
第3章 “理想国”的数字出版特色 | 第34-39页 |
3.1 官网的转型与职能 | 第34页 |
3.2 自媒体的社会化运营 | 第34-36页 |
3.2.1 微信公众号运营与微店尝试 | 第34-35页 |
3.2.2 微博的宣传特色 | 第35-36页 |
3.3 精品电子书上线 | 第36-37页 |
3.4 “看理想”的推广 | 第37-39页 |
第4章 存在的问题 | 第39-41页 |
4.1 新作者的培育力不足 | 第39页 |
4.2 仍有部分图书文本质量存在漏洞 | 第39页 |
4.3 关于定价的争议 | 第39-41页 |
第5章 广西师大社“理想国”特色化出版道路的启示 | 第41-45页 |
5.1 坚守文化出版理想 | 第41页 |
5.2 注重编辑与作者的相处之道 | 第41-42页 |
5.3 组建高效编辑团队 | 第42页 |
5.4 理性进行跨界发展 | 第42-43页 |
5.5 注重图书产业线的打造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