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影响下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研究--沈阳市公共艺术构建探讨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前言 | 第12页 |
1.2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3.1 研究的目的 | 第13页 |
1.3.2 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1.3.3 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 第14页 |
1.4 历史文化影响下的国内外公共艺术发展现状 | 第14-17页 |
1.4.1 国外公共艺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5-16页 |
1.4.2 我国公共艺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6-17页 |
1.5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 第17-19页 |
1.5.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18页 |
1.5.2 论文框架 | 第18-19页 |
1.6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城市公共艺术相关理论概述 | 第20-28页 |
2.1 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 | 第20-21页 |
2.1.1 公共艺术概念界定 | 第20页 |
2.1.2 城市与公共艺术 | 第20-21页 |
2.2 城市公共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 | 第21-24页 |
2.2.1 公共雕塑 | 第21-23页 |
2.2.2 公共壁画 | 第23-24页 |
2.2.3 公共设施 | 第24页 |
2.3. 城市公共艺术的主要特征 | 第24-28页 |
2.3.1 地域性 | 第24-25页 |
2.3.2 开放性 | 第25-26页 |
2.3.3 通俗性 | 第26页 |
2.3.4 公共性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公共艺术受城市历史文化影响 | 第28-38页 |
3.1 公共艺术与城市历史文化背景 | 第28-31页 |
3.1.1 生态类的地域资源 | 第28-29页 |
3.1.2 城市的历史文脉 | 第29-30页 |
3.1.3 地域的本土特色 | 第30-31页 |
3.2 公共艺术在城市中发挥的作用 | 第31-35页 |
3.2.1 承载城市历史保存历史记忆 | 第31-33页 |
3.2.2 彰显地域特色塑造品牌形象 | 第33-34页 |
3.2.3 表达人文情怀促进城市文明 | 第34-35页 |
3.3 公共艺术对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 第35-38页 |
第四章 对沈阳城市的公共艺术的调研及思考 | 第38-48页 |
4.1 沈阳市相关情况概述 | 第38-43页 |
4.1.1 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分析 | 第38-41页 |
4.1.2 沈阳市的主要城区规划 | 第41-43页 |
4.2 沈阳市公共艺术设计现状 | 第43-48页 |
4.2.1 沈阳市主要公共艺术分布的现状 | 第43页 |
4.2.2 主要公共艺术设计及其特点 | 第43-47页 |
4.2.3 目前沈阳市公共艺术存在的问题 | 第47-48页 |
第五章 对沈阳市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建议及措施 | 第48-64页 |
5.1 沈阳城市公共艺术构建原则 | 第48-50页 |
5.1.1 具文化性和时代性 | 第48页 |
5.1.2 突出地域性和整体性 | 第48-49页 |
5.1.3 融入城市背景和谐统一 | 第49-50页 |
5.1.4 增添公众参与性原则 | 第50页 |
5.2 沈阳公共艺术设计规划方向定位建议 | 第50-60页 |
5.2.1 主题的研究 | 第51-53页 |
5.2.2 结合历史文化分区域规划的景观构想 | 第53-59页 |
5.2.3 重点地段与城市公共艺术的集中规划 | 第59-60页 |
5.3 沈阳城市公共艺术实施措施 | 第60-64页 |
5.3.1 全面提高公共艺术形式的多元化 | 第61-62页 |
5.3.2 增设城市公共艺术的“点线面” | 第62页 |
5.3.3 设立城市公共艺术的“百分比制度” | 第62-63页 |
5.3.4 开展形式多样的城市公共艺术活动 | 第63-6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作者简介 | 第68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