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一种治疗帕金森药物口腔崩解片的药学研究 | 第3-49页 |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7页 |
1.1 帕金森病简介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1 治疗 | 第13-14页 |
1.2.2 剂型 | 第14页 |
1.3 常见药物简介 | 第14-16页 |
1.3.1 卡比多巴 | 第14页 |
1.3.2 左旋多巴 | 第14-15页 |
1.3.3 盐酸苄丝肼 | 第15-16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4.1 基本处方和制备工艺的确定 | 第16页 |
1.4.2 质量检测手段的确定及方法学验证 | 第16页 |
1.4.3 片剂的质量研究 | 第16页 |
1.4.4 片剂的稳定性研究 | 第16页 |
1.5 本章总结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初步质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17-18页 |
2.1 崩解时限检测方法 | 第17页 |
2.1.1 静置试管法 | 第17页 |
2.1.2 崩解仪法 | 第17页 |
2.1.3 崩解仪改良法 | 第17页 |
2.1.4 口腔法 | 第17页 |
2.2 硬度检测方法 | 第17页 |
2.3 脆碎度检测方法 | 第17-18页 |
第三章 复方左旋多巴口腔崩解片的处方及工艺研究 | 第18-24页 |
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18-19页 |
3.1.1 实验试剂 | 第18页 |
3.1.2 实验仪器 | 第18-19页 |
3.2 复方左旋多巴口腔崩解片规格的确定 | 第19页 |
3.3 处方筛选 | 第19-22页 |
3.3.1 崩解剂的筛选 | 第19-20页 |
3.3.2 泡腾剂用量的筛选 | 第20-21页 |
3.3.3 填充剂的筛选 | 第21页 |
3.3.4 片剂硬度的筛选 | 第21-22页 |
3.4 处方优化 | 第22-24页 |
第四章 复方左旋多巴口腔崩解片的质量研究 | 第24-43页 |
4.1 材料和仪器 | 第24-25页 |
4.2 外观 | 第25页 |
4.3 鉴别 | 第25页 |
4.3.1 左旋多巴鉴别 | 第25页 |
4.3.1.1 化学法鉴别 | 第25页 |
4.3.1.2 光谱法鉴别 | 第25页 |
4.3.2 卡比多巴鉴别 | 第25页 |
4.3.2.1 化学法鉴别 | 第25页 |
4.3.2.2 光谱法鉴别 | 第25页 |
4.4 片重差异 | 第25-26页 |
4.5 硬度 | 第26页 |
4.6 脆碎度 | 第26页 |
4.7 崩解时限 | 第26页 |
4.8 含量及含量均匀度 | 第26-39页 |
4.8.1 分析方法的选择 | 第26-27页 |
4.8.2 分析方法的验证 | 第27-38页 |
4.8.2.1 紫外扫描 | 第27页 |
4.8.2.2 检测波长的选择 | 第27页 |
4.8.2.3 色谱条件的选择 | 第27页 |
4.8.2.4 系统适用性 | 第27-29页 |
4.8.2.5 专属性 | 第29-32页 |
4.8.2.6 线性 | 第32-34页 |
4.8.2.7 准确度 | 第34-35页 |
4.8.2.8 精密度 | 第35-36页 |
4.8.2.9 耐用性 | 第36页 |
4.8.2.10 范围 | 第36-37页 |
4.8.2.11 定量限 | 第37页 |
4.8.2.12 检测限 | 第37-38页 |
4.8.3 含量及含量均匀度测定 | 第38-39页 |
4.8.3.1 测定方法 | 第38页 |
4.8.3.2 含量测定 | 第38页 |
4.8.3.3 含量测定结果 | 第38页 |
4.8.3.4 含量均匀度测定 | 第38-39页 |
4.8.3.5 含量均匀度测定结果 | 第39页 |
4.9 溶出度 | 第39-42页 |
4.9.1 测定方法 | 第39页 |
4.9.2 标准曲线的制备 | 第39-41页 |
4.9.3 溶出度的测定 | 第41页 |
4.9.4 溶出度测定结果 | 第41-42页 |
4.10 有关物质 | 第42-43页 |
4.10.1 测定方法 | 第42页 |
4.10.2 方法学验证 | 第42页 |
4.10.3 有关物质的测定 | 第42-43页 |
第五章 复方左旋多巴口崩片的稳定性研究 | 第43-46页 |
5.0 样品批次 | 第43页 |
5.1 包装及放置条件 | 第43页 |
5.2 考察项目 | 第43页 |
5.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43-46页 |
5.3.1 影响因素试验结果 | 第43-44页 |
5.3.1.1 外观 | 第43页 |
5.3.1.2 片重 | 第43-44页 |
5.3.1.3 有关物质 | 第44页 |
5.3.2 加速试验结果 | 第44-45页 |
5.3.2.1 外观 | 第44页 |
5.3.2.2 片重 | 第44-45页 |
5.3.2.3 有关物质 | 第45页 |
5.3.3 讨论 | 第45-46页 |
全文总结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第二篇 一种宠物用药的药学研究 | 第49-86页 |
摘要 | 第49-50页 |
ABSTRACT | 第50-52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52-57页 |
1.1 宠物药市场分析 | 第52页 |
1.2 口腔崩解片简介 | 第52-56页 |
1.2.1 口腔崩解片的定义 | 第52页 |
1.2.2 口腔崩解片的特点 | 第52页 |
1.2.3 口腔崩解片的常用辅料 | 第52-54页 |
1.2.3.1 乳糖 | 第52-53页 |
1.2.3.2 甘露醇 | 第53页 |
1.2.3.3 可压性淀粉 | 第53页 |
1.2.3.4 微晶纤维素(MCC) | 第53页 |
1.2.3.5 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 | 第53页 |
1.2.3.6 交联聚维酮(PVPP) | 第53页 |
1.2.3.7 交联羧甲基淀粉钠(CMS-Na) | 第53页 |
1.2.3.8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 | 第53页 |
1.2.3.9 硬脂酸镁 | 第53页 |
1.2.3.10 微粉硅胶 | 第53-54页 |
1.2.4 口腔崩解片的制备工艺 | 第54-56页 |
1.2.4.1 粉末直接压片法 | 第54页 |
1.2.4.2 湿法制粒工艺 | 第54页 |
1.2.4.3 干法制粒压片法 | 第54-55页 |
1.2.4.4 冷冻干燥法 | 第55页 |
1.2.4.5 喷雾干燥工艺 | 第55-56页 |
1.3 美洛昔康简介 | 第56-57页 |
第二章 初步质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57-58页 |
2.1 崩解时限检测方法 | 第57页 |
2.1.1 静置试管法 | 第57页 |
2.1.2 崩解仪法 | 第57页 |
2.1.3 崩解仪改良法 | 第57页 |
2.1.4 口腔法 | 第57页 |
2.2 硬度检测方法 | 第57页 |
2.3 脆碎度检测方法 | 第57-58页 |
第三章 处方筛选及制备 | 第58-64页 |
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58-59页 |
3.1.1 实验试剂 | 第58页 |
3.1.2 实验仪器 | 第58-59页 |
3.2 处方筛选 | 第59-63页 |
3.2.1 基本处方的制定 | 第59页 |
3.2.2 填充剂的筛选 | 第59-60页 |
3.2.3 崩解剂的筛选 | 第60-61页 |
3.2.4 硬度的筛选 | 第61页 |
3.2.5 正交试验确定最优处方 | 第61-62页 |
3.2.6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62-63页 |
3.3 美洛昔康口崩片工艺验证及制备 | 第63-64页 |
第四章 美洛昔康口崩片的质量评价 | 第64-79页 |
4.1 材料和仪器 | 第64页 |
4.2 性状 | 第64页 |
4.3 鉴别 | 第64-65页 |
4.3.1 化学法鉴别 | 第64-65页 |
4.3.2 光谱法鉴别 | 第65页 |
4.4 片重差异 | 第65页 |
4.5 硬度 | 第65页 |
4.6 脆碎度 | 第65-66页 |
4.7 崩解时限 | 第66页 |
4.8 含量及含量均匀度 | 第66-76页 |
4.8.1 分析方法的选择 | 第66页 |
4.8.2 分析方法的验证 | 第66-75页 |
4.8.2.1 紫外扫描 | 第66-67页 |
4.8.2.2 检测波长的选择 | 第67页 |
4.8.2.3 色谱条件的选择 | 第67页 |
4.8.2.4 专属性试验 | 第67-71页 |
4.8.2.4.1 辅料干扰性 | 第67-69页 |
4.8.2.4.2 强制降解试验 | 第69-71页 |
4.8.2.5 线性 | 第71-72页 |
4.8.2.6 准确度 | 第72页 |
4.8.2.7 精密度 | 第72-73页 |
4.8.2.8 耐用性 | 第73-74页 |
4.8.2.9 范围 | 第74页 |
4.8.2.10 定量限 | 第74-75页 |
4.8.2.11 检测限 | 第75页 |
4.8.3 含量及含量均匀度测定 | 第75-76页 |
4.8.3.1 测定方法 | 第75页 |
4.8.3.2 含量测定 | 第75页 |
4.8.3.3 含量测定结果 | 第75-76页 |
4.8.3.4 含量均匀度测定 | 第76页 |
4.8.3.5 含量均匀度测定结果 | 第76页 |
4.9 溶出度 | 第76-78页 |
4.9.1 测定方法 | 第76页 |
4.9.2 标准曲线的制备 | 第76-77页 |
4.9.3 溶出度的测定 | 第77页 |
4.9.4 溶出度测定结果 | 第77-78页 |
4.10 有关物质 | 第78-79页 |
4.10.1 测定方法 | 第78页 |
4.10.2 方法学验证 | 第78页 |
4.10.3 有关物质的测定 | 第78-79页 |
第五章 美洛昔康口崩片的稳定性研究 | 第79-83页 |
5.1 样品批次 | 第79页 |
5.2 包装及放置条件 | 第79页 |
5.3 考察项目 | 第79页 |
5.4 影响因素实验 | 第79页 |
5.4.1 高温试验 | 第79页 |
5.4.2 高湿试验 | 第79页 |
5.4.3 光照试验 | 第79页 |
5.5 加速实验 | 第79-80页 |
5.6 长期实验 | 第80页 |
5.7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80-83页 |
5.7.1 影响因素试验结果 | 第80-81页 |
5.7.1.1 外观 | 第80页 |
5.7.1.2 片重 | 第80页 |
5.7.1.3 有关物质 | 第80-81页 |
5.7.2 加速试验结果 | 第81-82页 |
5.7.2.1 外观 | 第81页 |
5.7.2.2 片重 | 第81-82页 |
5.7.2.3 有关物质 | 第82页 |
5.7.3 讨论 | 第82-83页 |
全文总结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