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动态几何问题解决的认知加工特点及干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一. 文献综述及问题提出 | 第12-25页 |
1. 前言 | 第12页 |
2. 几何思维特征 | 第12-16页 |
3. 影响几何问题解决的相关研究 | 第16-19页 |
3.1 空间想象能力 | 第16-17页 |
3.2 问题表征与多重表征 | 第17-18页 |
3.3 概念意向 | 第18-19页 |
4. 几何问题解决的干预研究 | 第19-21页 |
4.1 问题图式与图式形成 | 第19-20页 |
4.2 心理工具与中介学习 | 第20-21页 |
5. 问题提出 | 第21-25页 |
二. 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 | 第25-54页 |
实验一 旋转几何问题解决的认知加工特点探究 | 第25-44页 |
1. 导言 | 第25-2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6-28页 |
2.1 实验设计 | 第26页 |
2.2 被试选择 | 第26-27页 |
2.3 实验材料 | 第27页 |
2.4 实验过程 | 第27-28页 |
3. 结果分析 | 第28-42页 |
3.1 解题结果分析 | 第28-30页 |
3.2 解题错误的认知加工特点分析 | 第30-37页 |
3.3 图式表征类型及解题效果分析 | 第37-42页 |
4. 小结 | 第42-44页 |
4.1 旋转几何解题错误特征 | 第42页 |
4.2 旋转几何解题的认知加工 | 第42-44页 |
实验二 旋转几何问题解决的干预研究 | 第44-54页 |
1. 导言 | 第44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4-46页 |
2.1 实验设计 | 第44-45页 |
2.2 被试选择 | 第45页 |
2.3 实验材料 | 第45页 |
2.4 实验过程 | 第45-46页 |
3. 结果分析 | 第46-52页 |
3.1 两组的前后测差异分析 | 第46-48页 |
3.2 两组的干预效果分析 | 第48-52页 |
4. 小结 | 第52-54页 |
4.1 图形识别干预方式对旋转几何问题解决的影响 | 第52-53页 |
4.2 概念理解干预方式对旋转几何问题解决的影响 | 第53-54页 |
三. 总讨论 | 第54-61页 |
1. 旋转几何问题解决中的认知加工特点分析 | 第54-56页 |
1.1 解题错误的认知加工特征 | 第54-55页 |
1.2 几何解题中绘图能力与推理能力的交互效应 | 第55-56页 |
2. 图式表征对几何问题解决的影响及干预探究 | 第56-58页 |
2.1 图式表征类型对动态几何问题解决的影响探究 | 第56-57页 |
2.2 引发图式表征类型转变的干预研究 | 第57-58页 |
3. 旋转几何问题解决的干预 | 第58-61页 |
3.1 对不同认知加工特点的学生的干预 | 第58-59页 |
3.2 心理工具的运用与发展过程性概念 | 第59-61页 |
四. 研究总结和未来展望 | 第61-63页 |
1. 总结论 | 第61页 |
2. 不足与展望 | 第61-63页 |
2.1 研究方法 | 第61-62页 |
2.2 研究内容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附录一 实验一&实验二的动态几何问题解决测验题 | 第68-69页 |
附录二 实验二干预材料 | 第69-71页 |
1. 图形识别组干预材料 | 第69-70页 |
2. 概念理解组干预材料 | 第70-71页 |
后记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