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13页 |
1.1.1 中国低碳发展的国内外压力 | 第8-10页 |
1.1.2 中国区域低碳发展的现状特点 | 第10-12页 |
1.1.3 中国区域低碳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区域低碳发展研究评述 | 第13-15页 |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15-18页 |
第二章 我国区域低碳发展情景分析 | 第18-30页 |
2.1 本章方法学 | 第18-21页 |
2.1.1 方法学综述 | 第18-19页 |
2.1.2 情景分析的一般步骤 | 第19-20页 |
2.1.3 MAC模型构建 | 第20-21页 |
2.2 区域重点行业低碳发展情景分析 | 第21-30页 |
2.2.1 电力行业 | 第21-23页 |
2.2.2 钢铁行业 | 第23-25页 |
2.2.3 水泥行业 | 第25-27页 |
2.2.4 交通行业 | 第27-30页 |
第三章 我国区域低碳发展宏观经济影响评价 | 第30-39页 |
3.1 本章方法学 | 第30-33页 |
3.1.1 宏观经济影响之争 | 第30-31页 |
3.1.2 方法学综述 | 第31页 |
3.1.3 本研究的方法 | 第31-33页 |
3.2 模型构建 | 第33-35页 |
3.2.1 投入产出模型 | 第33页 |
3.2.2 行业拆分 | 第33-34页 |
3.2.3 地方化率 | 第34-35页 |
3.2.4 直接和间接就业影响评价 | 第35页 |
3.3 电力行业应用 | 第35-39页 |
第四章 案例分析—山东省低碳规划情景分析及影响评价 | 第39-73页 |
4.1 山东省低碳发展的基础及现状 | 第39-44页 |
4.1.1 人口 | 第39页 |
4.1.2 经济发展状况 | 第39-40页 |
4.1.3 能源消耗情况 | 第40-43页 |
4.1.4 重点节能减排行业识别 | 第43-44页 |
4.2 山东省低碳发展的情景设定 | 第44-50页 |
4.2.1 经济总量、经济结构及人口 | 第45-46页 |
4.2.2 能源需求及能耗强度 | 第46页 |
4.2.3 碳排放及CO2排放强度 | 第46-48页 |
4.2.4 各行业技术渗透率 | 第48-50页 |
4.3 山东省低碳发展情景分析 | 第50-64页 |
4.3.1 电力部门 | 第50-53页 |
4.3.2 钢铁部门 | 第53-56页 |
4.3.3 水泥部门 | 第56-59页 |
4.3.4 交通部门 | 第59-64页 |
4.4 山东省低碳发展宏观经济影响评价 | 第64-71页 |
4.4.1 对经济产出的影响 | 第64-68页 |
4.4.2 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 第68-71页 |
4.4.3 政策含义的探讨 | 第71页 |
4.5 数据来源及说明 | 第71-7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