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群众文化事业论文--世界各国群众文化事业论文--中国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木渎城镇文化建设研究

中文提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绪论第8-12页
 一、选题意义第8页
 二、学术界研究现状第8-9页
 三、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第9-10页
 四、创新与不足第10-12页
第一章 木渎文化概说第12-20页
 第一节 木渎概况第12-16页
  一、木渎建制由来与沿革第12页
  二、自然环境与交通状况第12-13页
  三、历史与人文环境第13-15页
  四、社会风俗第15-16页
 第二节 木渎文化序列第16-20页
  一、木渎人文景观第16-17页
  二、节日习俗文化第17-18页
  三、木渎公共教育第18-19页
  四、社区文化第19-20页
第二章 新时期木渎文化建设之机遇与挑战第20-28页
 第一节 木渎文化建设之机遇第20-24页
  一、改革开放以来木渎经济的快速发展第20-21页
  二、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第21-23页
  三、城镇建设规划的积极引导第23-24页
 第二节 木渎城镇文化建设之挑战第24-28页
  一、环境污染第24-25页
  二、外来文化及恶俗文化的冲击第25-26页
  三、城镇文化建设“同质化”难以避免第26-28页
第三章 木渎城镇文化建设的原则第28-33页
 第一节 注重城镇文化建设规划的前瞻性与严肃性第28-29页
  一、重视规划是先进城市发展的共同经验第28-29页
  二、木渎镇规划中的问题与对策第29页
 第二节 处理好新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第29-30页
  一、新旧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典范第30页
  二、木渎文化建设的传承与创新之路第30页
 第三节 处理好历史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第30-31页
  一、经济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并不矛盾第30-31页
  二、木渎的文化遗产保护方案第31页
 第四节 打造好木渎城镇特色文化品牌第31-33页
  一、城镇文化特色的内容及影响要素第31-32页
  二、木渎文化特色塑造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第32-33页
第四章 木渎城镇文化建设与重点第33-40页
 第一节 社区文化建设第33-35页
  一、社区文化含义及特征第33页
  二、当前社区文化建设之不足第33-34页
  三、社区文化建设之对策第34-35页
 第二节 学校教育第35-40页
  一、木渎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第35-36页
  二、木渎学校教育发展之建议第36-40页
结语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附录1: 2011 木渎踏青文化节(3 月—5 月)活动方案第43-45页
附录2: 木渎历史名人一览第45-47页
后记第47-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古镇文化资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城市建设中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参与研究--以大同市云冈石窟景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