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Contents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课题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小结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数字虚拟影像互动传播的基本理论 | 第16-22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6-20页 |
2.1.1 新媒体与多媒体的异同 | 第16-18页 |
2.1.2 新媒体表演艺术的定义 | 第18-20页 |
2.2 数字虚拟影像的新媒体互动发展属性 | 第20-21页 |
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服装展示中数字虚拟影像技术的应用特征 | 第22-38页 |
3.1 数字虚拟影像 | 第22-24页 |
3.1.1 全息投影技术 | 第22-23页 |
3.1.2 多角度幻影成像系统 | 第23-24页 |
3.1.3 服装展示与传播中的全息技术 | 第24页 |
3.2 数字虚拟影像表演的的形式特征 | 第24-33页 |
3.2.1 数字虚拟影像在服装表演中担当的形式功能 | 第24-28页 |
3.2.2 模特肢体表情与数字影像的融合 | 第28-33页 |
3.3 舞台美术的特征 | 第33-36页 |
3.3.1 服装表演舞台氛围的营造 | 第33-34页 |
3.3.2 拓展视觉空间 | 第34-35页 |
3.3.3 缓解剧场空间的局限 | 第35-36页 |
3.3.4 虚实空间的并存与互换 | 第36页 |
3.3.5 艺术思想的表达 | 第36页 |
小结 | 第36-38页 |
第四章 服装数字虚拟影像展示与传播的文化性探索 | 第38-48页 |
4.1 视觉文化传播背景 | 第38页 |
4.2 数字化的时代特征 | 第38-40页 |
4.3 服装数字虚拟展示的视觉文化传播载体 | 第40-42页 |
4.3.1 舞台氛围 | 第40-41页 |
4.3.2 大众媒体 | 第41-42页 |
4.4 服装数字虚拟展示的视觉文化传播特征 | 第42-45页 |
4.4.1 符号性 | 第43页 |
4.4.2 感知性 | 第43-44页 |
4.4.3 时效性 | 第44-45页 |
4.5 视觉传播背景下服装数字虚拟展示的服务群体 | 第45-47页 |
4.5.1 服务群体——审美受众 | 第45页 |
4.5.2 服装数字虚拟展示中审美受众的情感与视觉说服 | 第45-46页 |
4.5.3 服装数字虚拟展示中审美受众的接受与视觉消费 | 第46-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服装新媒体展示的未来发展趋势 | 第48-55页 |
5.1 形式多样化:多种技术的杂糅 | 第48-49页 |
5.2 互动性进一步提高 | 第49-51页 |
5.3 服装设计从形式到内容的改造:舞台新媒体穿戴装置 | 第51-53页 |
5.4 虚拟人像取代真人模特 | 第53-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