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抽油机控制技术与系统应用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8页 |
1.2 抽油机控制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2.1 抽油机控制技术的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2.2 抽油机控制技术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课题来源 | 第10页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 第10-12页 |
第二章 低渗透油田数字化抽油机控制需求分析 | 第12-20页 |
2.1 油田井场采油设备 | 第12-15页 |
2.1.1 井场采油系统构成 | 第12页 |
2.1.2 传统抽油机构成及工作原理 | 第12-13页 |
2.1.3 抽油泵构成及工作原理 | 第13-14页 |
2.1.4 数字化抽油机构成及工作原理 | 第14-15页 |
2.2 抽油机示功图 | 第15-18页 |
2.2.1 示功图的基本概念 | 第15页 |
2.2.2 理论示功图 | 第15-17页 |
2.2.3 惯性动载荷与弹性影响的示功图 | 第17页 |
2.2.4 常用功图特征提取方法 | 第17-18页 |
2.3 低渗透油田抽油机空抽特点 | 第18-19页 |
2.4 数字化抽油机控制系统的需求 | 第1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数字化抽油机控制系统设计 | 第20-38页 |
3.1 系统设计原则 | 第20页 |
3.2 数字化抽油机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第20-21页 |
3.3 智能控制柜方案设计 | 第21-22页 |
3.4 智能控制器方案设计 | 第22-27页 |
3.4.1 智能控制器方案总体设计 | 第22-23页 |
3.4.2 智能控制器数据传输与通信接口 | 第23-27页 |
3.5 智能间抽控制模型建立与仿真 | 第27-37页 |
3.5.1 BP神经网络 | 第27-30页 |
3.5.2 智能间抽模型的建立 | 第30-31页 |
3.5.3 智能间抽模型的实现 | 第31-36页 |
3.5.4 智能间抽模型的仿真与样本测试 | 第36-3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数字化抽油机智能控制器硬件实现 | 第38-48页 |
4.1 智能控制器硬件电路构成 | 第38页 |
4.2 微控制器及外围电路的实现 | 第38-41页 |
4.2.1 微控制器简介 | 第38-39页 |
4.2.2 电源电路 | 第39-40页 |
4.2.3 通信电路 | 第40-41页 |
4.2.4 微控制器外部存储器扩展电路 | 第41页 |
4.3 语音提示电路 | 第41-42页 |
4.4 信号采集电路 | 第42-44页 |
4.4.1 数字信号采集电路 | 第42-43页 |
4.4.2 状态信号采集电路 | 第43-44页 |
4.5 间抽控制与平衡调节电路 | 第44页 |
4.6 冲次调节电路 | 第44-45页 |
4.7 433无线通信电路 | 第45-46页 |
4.8 硬件电路的抗干扰措施 | 第46-47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数字化抽油机智能控制器软件设计 | 第48-56页 |
5.1 智能控制器主程序设计 | 第48-49页 |
5.1.1 程序开发平台简介 | 第48页 |
5.1.2 主程序设计 | 第48-49页 |
5.2 语音提示子程序设计 | 第49-50页 |
5.3 ADC采集子程序设计 | 第50-51页 |
5.4 间抽控制子程序设计 | 第51-53页 |
5.4.1 灰度矩阵特征提取子程序设计 | 第51-52页 |
5.4.2 BP算法子程序设计 | 第52-53页 |
5.5 平衡调节子程序设计 | 第53-54页 |
5.6 冲次调节子程序设计 | 第54-55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六章 数字化抽油机控制系统调试与运行 | 第56-60页 |
6.1 系统的调试与试运行 | 第56-57页 |
6.1.1 系统的调试 | 第56页 |
6.1.2 系统的试运行 | 第56-57页 |
6.2 系统运行结果分析 | 第57-59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7.1 总结 | 第60页 |
7.2 创新点 | 第60页 |
7.3 展望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