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电声技术和语音信号处理论文--语音信号处理论文

基于双耳声源定位的鲁棒语音分离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语音分离技术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2 语音分离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0-12页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目标第12-13页
        1.3.1 双耳语音多声源定位第12-13页
        1.3.2 声源定位和语音分离的迭代结构第13页
    1.4 论文组织结构第13-15页
第二章 基于双耳空间定位的语音分离方法介绍第15-31页
    2.1 人类的听觉系统第15-16页
        2.1.1 人耳生理构造与听觉特点第15页
        2.1.2 空间听觉第15-16页
    2.2 双耳声源定位线索第16-20页
        2.2.1 耳间时间差第17-18页
        2.2.2 耳间强度差第18-19页
        2.2.3 双耳互相关函数第19-20页
    2.3 神经网络简介第20-23页
        2.3.1 神经元第20-21页
        2.3.2 浅层神经网络第21-22页
        2.3.3 深度神经网络第22-23页
    2.4 双耳语音信号的采集第23-27页
        2.4.1 与头相关传递函数第23-24页
        2.4.2 计算机合成双耳信号第24-26页
        2.4.3 人工头采集双耳信号第26-27页
    2.5 基于双耳空间定位的语音分离概述第27-30页
        2.5.1 原有的语音定位分离算法第27-28页
        2.5.2 鲁棒性语音分离算法第28-29页
        2.5.3 实验与性能评估方法第29-30页
    2.6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基于DNN的双耳声源定位算法第31-47页
    3.1 双耳空间线索提取第31-34页
        3.1.1 预处理第31-33页
        3.1.2 特征提取第33-34页
    3.2 对ITD定位方法的改进第34-36页
    3.3 基于DNN的声源定位方法第36-43页
        3.3.1 DNN结构第36-39页
        3.3.2 DNN训练算法第39-42页
        3.3.3 训练数据第42页
        3.3.4 训练参数第42-43页
    3.4 定位效果的评估第43-46页
    3.5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定位与分离的迭代方法第47-61页
    4.1 迭代框架第47-48页
    4.2 混合语音的首次定位第48页
    4.3 分离方法第48-49页
    4.4 重定位与重分离方法第49-50页
    4.5 实验与仿真第50-59页
        4.5.1 适定声源的迭代定位测试第50-52页
        4.5.2 欠定声源的迭代定位测试第52-56页
        4.5.3 分离语音的质量测试第56-59页
    4.6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1-63页
    5.1 总结第61-62页
    5.2 展望第62-63页
致谢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完成的论文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幼儿园课程实施支持系统共建共享设计研究
下一篇:少数民族乡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以乳源瑶族自治县某小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