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4页 |
1.1 课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4-19页 |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1.5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22-23页 |
1.6 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第23-24页 |
第2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志愿者活动的概述 | 第24-37页 |
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与内涵 | 第24-27页 |
2.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 | 第24-25页 |
2.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 第25-27页 |
2.2 高校志愿者活动的内涵、特征与形式 | 第27-31页 |
2.2.1 高校志愿服务的内涵与特征 | 第27-29页 |
2.2.2 高校志愿者活动的主要形式 | 第29-31页 |
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志愿者活动的相互关系 | 第31-33页 |
2.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志愿者活动提供根本指导 | 第31页 |
2.3.2 志愿者活动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重要载体 | 第31-33页 |
2.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志愿者活动的概念及内涵 | 第33-37页 |
2.4.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志愿者活动的概念 | 第33-34页 |
2.4.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志愿者活动的内涵 | 第34-37页 |
第3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志愿者活动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 第37-43页 |
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志愿者活动的重要性 | 第37-39页 |
3.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志愿者活动的方向 | 第37-38页 |
3.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高校志愿者活动的活力 | 第38页 |
3.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高校志愿者活动的品位 | 第38页 |
3.1.4 高校志愿者活动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载体 | 第38-39页 |
3.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志愿者活动的可行性 | 第39-43页 |
3.2.1 两者实现目的的一致性 | 第39-40页 |
3.2.2 两者价值理念的共融性 | 第40页 |
3.2.3 两者德为先导的统一性 | 第40-41页 |
3.2.4 两者行为关键的同归性 | 第41页 |
3.2.5 两者实践平台的共享性 | 第41-43页 |
第4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志愿者活动的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 第43-50页 |
4.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志愿者活动调查基本情况 | 第43-44页 |
4.1.1 调查对象 | 第43-44页 |
4.1.2 调查方法 | 第44页 |
4.1.3 调查内容 | 第44页 |
4.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志愿服务活动调查结果分析 | 第44-50页 |
4.2.1 调查情况统计 | 第44-46页 |
4.2.2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6-50页 |
第5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志愿者活动的原则与基本途径 | 第50-58页 |
5.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志愿者活动的原则 | 第50-51页 |
5.1.1 形式与内容统一原则 | 第50页 |
5.1.2 目标与效果对接原则 | 第50页 |
5.1.3 整体与个体兼顾原则 | 第50-51页 |
5.1.4 传承与创新并举原则 | 第51页 |
5.2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志愿者活动的基本途径 | 第51-58页 |
5.2.1 注重理念创新,营造融入的文化氛围 | 第51-52页 |
5.2.2 创新内容形式,构建融入的实践模式 | 第52-54页 |
5.2.3 健全队伍机构,加强融入的组织建设 | 第54-55页 |
5.2.4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融入的制度体系 | 第55-58页 |
结束语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附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调查问卷 | 第64-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