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绪论 | 第13-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第13-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1.2 问题提出 | 第13-14页 |
1.2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1.2.1 风景道 | 第14页 |
1.2.2 资金资助机制 | 第14-15页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5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5 研究创新点和难点 | 第16页 |
1.6 技术路线及论文框架 | 第16-19页 |
1.6.1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6.2 论文框架 | 第18-19页 |
2 研究综述与相关理论 | 第19-24页 |
2.1. 资料来源 | 第19页 |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2.2.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2.2.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2.2.3. 小结 | 第21-22页 |
2.3 相关理论 | 第22-24页 |
2.3.1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2页 |
2.3.2 道路的经济学属性 | 第22页 |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2-24页 |
3 美国交通资金资助机制分析 | 第24-39页 |
3.1 美国交通资金资助的管理 | 第24-28页 |
3.1.1 基于法案的美国交通资金资助 | 第25-27页 |
3.1.2 美国交通资金资助机制的管理体系 | 第27-28页 |
3.2 美国交通资金资助机制的资金来源 | 第28-32页 |
3.2.1 政府投资 | 第29-30页 |
3.2.2 非政府投资 | 第30-32页 |
3.3 美国交通资金资助机制的资金分配——以三大法案为例 | 第32-39页 |
3.3.1 三大法案简介 | 第32-33页 |
3.3.2 法案内容对比分析 | 第33-34页 |
3.3.3 三大法案资金资助情况分析 | 第34-38页 |
3.3.4 小结 | 第38-39页 |
4 美国风景道资金资助机制分析 | 第39-50页 |
4.1 风景道资金资助制度设计 | 第40-43页 |
4.1.1 顶层设计层面 | 第41页 |
4.1.2 战略管理层面 | 第41-42页 |
4.1.3 具体操作层面 | 第42-43页 |
4.2 风景道资金资助资金来源 | 第43-46页 |
4.2.1 高速公路信托基金(HTF) | 第44-45页 |
4.2.2 地方资金支持 | 第45-46页 |
4.2.3 小结 | 第46页 |
4.3 美国风景道资金资助管理体制 | 第46-50页 |
4.3.1 联邦层面风景道管理机构及职能 | 第47-48页 |
4.3.2 州层面风景道管理机构及职能 | 第48-49页 |
4.3.3 小结 | 第49-50页 |
5 美国风景道资金资助资金分配 | 第50-62页 |
5.1 基于法案的风景道资金分配 | 第50-54页 |
5.1.1 风景道相关法案历史梳理 | 第50-51页 |
5.1.2 三大法案中风景道资金分配分析 | 第51-54页 |
5.2 基于指南的风景道资金分配 | 第54-62页 |
5.2.1 风景道无条件资助的申请与审批 | 第55-57页 |
5.2.2 风景道无条件资助的项目类型 | 第57-58页 |
5.2.3 风景道无条件资助情况分析 | 第58-62页 |
6 中国风景道资金资助机制探索 | 第62-84页 |
6.1 中国道路路资金资助情况分析 | 第62-74页 |
6.1.1 法规政策 | 第62-66页 |
6.1.2 资金来源 | 第66-69页 |
6.1.3 资金监管 | 第69-70页 |
6.1.4 中国风景道资金资助存在的问题 | 第70-74页 |
6.2 中国风景道资金资助机制构想 | 第74-84页 |
6.2.1 政策法规 | 第75-77页 |
6.2.2 资金来源 | 第77-78页 |
6.2.3 管理体制 | 第78-81页 |
6.2.4 资金分配 | 第81-83页 |
6.2.5 小结 | 第83-84页 |
7 结论与不足 | 第84-87页 |
7.1 结论 | 第84-86页 |
7.1.1 美国交通资金资助机制 | 第84页 |
7.1.2 美国风景道资金资助机制 | 第84-85页 |
7.1.3 中国风景道资金资助机制构想 | 第85-86页 |
7.2 不足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89页 |
作者简历 | 第89-91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