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2.1 交通与土地开发的互动关系 | 第11-13页 |
1.2.2 铁路沿线土地综合开发的探讨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15-17页 |
2 我国铁路沿线土地综合开发概述 | 第17-33页 |
2.1 开发范围的界定 | 第17-18页 |
2.2 铁路沿线土地综合开发基础背景分析 | 第18-24页 |
2.2.1 论支持 | 第18-21页 |
2.2.2 政策条件支持 | 第21-22页 |
2.2.3 有有效实践的借鉴作用 | 第22-24页 |
2.3 铁路沿线土地综合开发动因分析 | 第24-31页 |
2.3.1 中铁总负债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24-27页 |
2.3.2 铁路沿线土地综合开发潜力分析 | 第27-29页 |
2.3.3 铁路沿线土地综合开发收益分析 | 第29-31页 |
2.4 铁路沿线土地综合开发方式分析 | 第31-33页 |
3 铁路沿线土地综合开发投融资模式分析 | 第33-54页 |
3.1 铁路企业独资开发分析 | 第33-37页 |
3.1.1 独资开发模式 | 第33-35页 |
3.1.2 独资开发模式在铁路沿线土地综合开发中的运用 | 第35-36页 |
3.1.3 独资开发模式下的收益分配及风险分担 | 第36-37页 |
3.2 铁路沿线土地综合开发引入社会资本的分析 | 第37-54页 |
3.2.1 直接转让土地使用权 | 第38-40页 |
3.2.2 BOT模式分析 | 第40-44页 |
3.2.3 铁路沿线土地开发股权融资模式分析 | 第44-48页 |
3.2.4 房地产信托基金模式分析 | 第48-51页 |
3.2.5 不同融资模式比较分析 | 第51-54页 |
4 基于股权分配模型的投融资收益分配分析 | 第54-69页 |
4.1 股权融资模式下的投融资效益分析 | 第54-55页 |
4.2 收益分配的基本原则 | 第55-56页 |
4.3 收益分配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 第56-66页 |
4.3.1 问题的提出 | 第56-57页 |
4.3.2 铁路沿线土地综合开发收益分配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7-59页 |
4.3.3 模型基本假设 | 第59-60页 |
4.3.4 基于投入水平的股权分配模型的建立 | 第60-62页 |
4.3.5 模型的求解 | 第62-64页 |
4.3.6 案例分析 | 第64-66页 |
4.4 铁路沿线士地综合开发投融资风险分析 | 第66-69页 |
5 结论及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3-75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