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一、问题提出 | 第9页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第10-12页 |
(一) 英国高校 | 第10页 |
(二) 创业与创业教育 | 第10-12页 |
(三) 创业教育模式 | 第12页 |
四、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一) 英国关于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 | 第12-14页 |
(二) 国内关于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 | 第14-16页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6-17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六、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17-18页 |
(一) 重点 | 第17页 |
(二) 难点 | 第17页 |
(三) 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英国高校创业教育的传统商学院模式 | 第18-28页 |
一、传统商学院模式的内涵 | 第18页 |
二、传统商学院模式的潜在问题 | 第18-20页 |
三、传统商学院模式的特点 | 第20-21页 |
四、伦敦商学院创业教育模式案例 | 第21-28页 |
(一) 创业教育理念 | 第22页 |
(二) 创业教育课程 | 第22-24页 |
(三) 创业教育师资 | 第24页 |
(四) 创业教育方式 | 第24-25页 |
(五) 创业教育支持 | 第25-28页 |
第三章 英国高校创业教育的互动模式 | 第28-37页 |
一、互动模式的内涵 | 第28页 |
二、互动模式的运行方式 | 第28-31页 |
(一) 植入方式 | 第28-29页 |
(二) 大学领导的中介运行方式 | 第29-30页 |
(三) 利益相关者推动的外部支持运行方式 | 第30-31页 |
三、互动模式的特点 | 第31-32页 |
四、牛津大学创业教育模式案例 | 第32-37页 |
(一) 创业教育理念 | 第32页 |
(二) 创业教育课程 | 第32-33页 |
(三) 创业教育师资 | 第33-34页 |
(四) 创业教育方式 | 第34-35页 |
(五) 创业教育支持 | 第35-37页 |
第四章 传统商学院模式与互动模式的比较 | 第37-42页 |
一、相同之处 | 第37-38页 |
(一) 创业教育理念 | 第37页 |
(二) 创业教育课程 | 第37页 |
(三) 创业教育师资 | 第37页 |
(四) 创业教育方式 | 第37-38页 |
(五) 创业教育支持 | 第38页 |
二、不同之处 | 第38-42页 |
(一) 适用范围比较分析 | 第38-40页 |
(二) 主要差异比较分析 | 第40-42页 |
第五章 英国高校创业教育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 第42-48页 |
一、英国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的特点 | 第42-44页 |
(一) 非功利性的创业教育理念 | 第42页 |
(二) 成熟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 第42页 |
(三) 专业的创业教育师资团队 | 第42-43页 |
(四) 多种多样的创业教育方式 | 第43页 |
(五) 全方位的创业教育支持体系 | 第43-44页 |
二、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44-45页 |
(一) 创业教育理念功利性太强 | 第44页 |
(二)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 第44页 |
(三) 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 第44-45页 |
(四) 创业教育方式比较单一 | 第45页 |
(五) 缺乏良好创业环境的支持 | 第45页 |
三、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的启示 | 第45-48页 |
(一) 更新创业教育理念 | 第45-46页 |
(二) 优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 第46页 |
(三) 建设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 第46-47页 |
(四) 完善创业教育方式 | 第47页 |
(五) 调动各种社会因素促创业教育的发展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