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概念界定 | 第9页 |
1.2.1 中职院校学前教育 | 第9页 |
1.2.2 学前教育课程 | 第9页 |
1.2.3 课程设置 | 第9页 |
1.2.4 中等职业教育 | 第9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1.3.1 对“中职学校课程设置”相关文献的内容分析 | 第10-11页 |
1.3.2 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相关文献的内容分析 | 第11-12页 |
1.3.3 研究述评 | 第12页 |
1.4 研究的依据与设计 | 第12-15页 |
1.4.1 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12-13页 |
1.4.2 研究是实践依据 | 第13页 |
1.4.3 研究的对象 | 第13-14页 |
1.4.4 研究的途径与方法 | 第14-15页 |
第二章 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标准 | 第15-18页 |
2.1 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依据 | 第15-16页 |
2.1.1 理论依据 | 第15-16页 |
2.2 政策导向 | 第16-18页 |
2.2.1 《幼儿园发展纲要》的要求 | 第16页 |
2.2.2 《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要求 | 第16-18页 |
第三章 青海某职校学前教育课程实施状况调查及分析 | 第18-33页 |
3.1 青海某职业学校学前课程现状调查 | 第18-24页 |
3.1.1 调查问卷的编制 | 第18页 |
3.1.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18-24页 |
3.1.3 案例学校问卷调查结论分析 | 第24页 |
3.2 个案学校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 | 第24-28页 |
3.3 学前教育专业课时比例调查 | 第28页 |
3.4 地区经济结构对课程设置的影响 | 第28-29页 |
3.5 问题成因 | 第29-31页 |
3.5.1 目前学前教育课程设置非科学性分析 | 第29-31页 |
3.6 学前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可能带来影响 | 第31-33页 |
3.6.1 学前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影响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 第31页 |
3.6.2 学前教育课程设置非科学性影响学生的发展 | 第31页 |
3.6.3 学前教育课程设置非科学性影响专业的发展 | 第31-32页 |
3.6.4 学前教育课程设置非科学性影响教学质量及教师的发展 | 第32-33页 |
第四章 东部农村中职学校学前教育课程设置优秀经验调研 | 第33-39页 |
4.1 东部农村某职业学校的学前教育课程设置及实施状况 | 第33-34页 |
4.1.1 学校背景介绍 | 第33页 |
4.1.2 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要求 | 第33-34页 |
4.1.3 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 | 第34页 |
4.2 东部农村职校学前课程设置的优点 | 第34-37页 |
4.2.1 课程设置与就业市场 | 第34-35页 |
4.2.2 课程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 | 第35页 |
4.2.3 课程设置与实践教学 | 第35页 |
4.2.4 课程设置与校际协调 | 第35-36页 |
4.2.5 理想中的学前教育课程设置 | 第36-37页 |
4.3 青海某职业学校与瓦房店职校课程设置比较分析 | 第37-39页 |
4.3.1 两所学校课程设置的共同特点 | 第37页 |
4.3.2 两所学校课程设置的不同特点 | 第37-39页 |
第五章 乐都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对策及建议 | 第39-45页 |
5.1 目标学校问题成因 | 第39-40页 |
5.2 对理论课课时问题的改进 | 第40-41页 |
5.2.1 专业理论课时的增加 | 第40页 |
5.2.2 主干课程的增加 | 第40-41页 |
5.3 重视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 | 第41-42页 |
5.3.1 增加实践机会,合理利用实践资源 | 第42页 |
5.3.2 教学实践方式的多元化 | 第42页 |
5.4 强化校方与用人单位的联系 | 第42-45页 |
5.4.1 建立学校与幼儿园的合作关系 | 第43页 |
5.4.2 了解当地幼教机构的规模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附录 | 第48-52页 |
附录1 | 第48-50页 |
附录2 | 第50-52页 |
个人简历 | 第52-53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清单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