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导言 | 第9-13页 |
第一章 知识产权人拒绝交易行为概述 | 第13-18页 |
第一节 拒绝交易的概述 | 第13-14页 |
一、拒绝交易的定义 | 第13页 |
二、违法拒绝交易的构成要件 | 第13-14页 |
第二节 拒绝交易限制市场竞争的复杂表现——以搭售为例 | 第14-15页 |
一、搭售行为的定义及其在知识产权领域中的危害 | 第14-15页 |
二、经营者以搭售作为条件实施拒绝交易 | 第15页 |
三、拒绝交易行为是经营者进行搭售行为的手段 | 第15页 |
第三节 知识产权领域的拒绝交易 | 第15-18页 |
一、知识产权拒绝交易行为享有合法性的掩护 | 第16页 |
二、知识产权人拒绝交易对市场竞争的危害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反垄断法在知识产权领域运行的基础 | 第18-25页 |
第一节 知识产权和反垄断法在目的上具有一致性 | 第18-20页 |
一、知识产权法与反垄断法具有目的一致性的经济学分析 | 第19页 |
二、知识产权与反垄断目的一致性的首次提出——Morton Salt盐业案 | 第19-20页 |
第二节 知识产权市场现状符合反垄断法规制的要求 | 第20-22页 |
一、横向市场:知识产权领域市场无法充分竞争 | 第20-21页 |
二、纵向市场:知识产权相对优势产生专用性效应 | 第21-22页 |
第三节 知识产权反垄断豁免从绝对走向相对 | 第22-25页 |
第三章 反垄断法在知识产权领域运行特殊表现 | 第25-29页 |
第一节 相关市场界定——多个市场紧密联系 | 第25-26页 |
一、相关技术市场 | 第25页 |
二、相关商品(下游)市场 | 第25-26页 |
三、创新市场——技术创新的研发市场 | 第26页 |
第二节 知识产权领域支配地位的确立 | 第26-29页 |
一、获得知识产权并不必然受反垄断法的规制 | 第27页 |
二、反垄断法关注知识产权市场支配力的滥用 | 第27页 |
三、市场支配地位的具体认定 | 第27-29页 |
第四章 美国欧盟对知识产权人拒绝交易的反垄断规制 | 第29-38页 |
第一节 美国对知识产权人拒绝交易的反垄断规制 | 第29-32页 |
一、杠杆垄断理论的发展——Griffith案对相关市场的认定 | 第30页 |
二、主观意图标准的受限——在Kodak案与CSU案中得到相反适用 | 第30-31页 |
三、必要基础设施理论的质Verizon Communication Inc.案不认定也不否定该理论 | 第31-32页 |
第二节 欧盟对知识产权人拒绝交易的反垄断规制 | 第32-36页 |
一、欧盟对知识产权人拒绝交易的规制依据 | 第33页 |
二、欧盟的必要基础设施理论及实践 | 第33-36页 |
第三节 美国与欧盟在反垄断规制上的异同 | 第36-38页 |
一、美国——谨慎对待限制知识产权私有权利的任何规制 | 第36页 |
二、欧盟——极力整合知识产权市场的竞争环境 | 第36-38页 |
第五章 知识产权人拒绝交易规制在我国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 | 第38-44页 |
第一节 我国在知识产权人拒绝交易规制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机遇 | 第38-40页 |
一、以发展中国家立场出发,对知识产权实行合理保护 | 第38-39页 |
二、强调维护我国国家经济利益,在涉外领域增强监管力度 | 第39页 |
三、立法以原则性规定和具体规则相结合 | 第39-40页 |
第二节 在知识产权领域合理引入反垄断规制 | 第40-42页 |
一、中国反垄断法管辖知识产权领域紧迫需求 | 第40页 |
二、国家工商总局拟突破性地出台相关指南 | 第40-42页 |
第三节 涉外反垄断执法受到国际礼让原则潜在影响 | 第42-44页 |
一、国际礼让原则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支持 | 第42页 |
二、国际礼让原则可能带来的域外执行危机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后记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