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家畜论文--牛论文

乙酰氧肟酸的合成及其对奶牛瘤胃尿素氮代谢和微生物的影响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缩写词第14-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5页
    1. 研究背景第15-16页
    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6-23页
        2.1 反刍动物瘤胃中的尿素分解菌第16-17页
        2.2 细菌脲酶的分子结构与活化第17-19页
        2.3 细菌脲酶活性的调控第19-20页
        2.4 瘤胃内的脲酶分布及其活性第20-21页
        2.5 常见脲酶抑制剂的种类及其抑制原理第21-22页
        2.6 脲酶抑制剂对畜牧业生产的影响第22-23页
    3. 研究目标和内容第23-24页
        3.1 研究目标第23-24页
        3.2 研究内容第24页
    4. 技术路线第24-25页
第二章: 乙酰氧肟酸的合成优化第25-40页
    1. 前沿第25-26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6-32页
        2.1 化学合成的原理第26页
        2.2 合成原料和仪器设备第26-27页
        2.3 化学合成的优化第27-32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2-38页
        3.1 溶剂的确定第32-33页
        3.2 萃取剂的确定第33-34页
        3.3 碱性溶质的确定第34页
        3.4 反应温度的确定第34-35页
        3.5 乙酸乙酯用量的确定第35-36页
        3.6 最终反应条件的验证第36-38页
        3.7 IC50值的确定第38页
    4. 结论第38-40页
第三章: 乙酰氧肟酸对奶牛瘤胃尿素氮代谢的影响第40-53页
    1. 前沿第40页
    2. 材料与方法第40-44页
        2.1 实验设计第40-41页
        2.2 实验日粮与饲养管理第41-42页
        2.3 样品采集第42-43页
        2.4 样品分析第43页
        2.5 统计分析第43-44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4-52页
        3.1 乙酰氧肟酸对瘤胃尿素氮代谢的影响第44-47页
        3.2 乙酰氧肟酸对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第47-51页
        3.3 乙酰氧肟酸对产奶量和乳品质的影响第51-52页
    4. 结论第52-53页
第四章: 乙酰氧肟酸对奶牛瘤胃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第53-74页
    1. 前沿第53-54页
    2. 材料与方法第54-63页
        2.1 批次发酵实验设计第54-55页
        2.2 批次发酵第55-56页
        2.3 样品采集第56页
        2.4 样品分析第56-57页
        2.5 微生物DNA的提取第57-58页
        2.6 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第58-59页
        2.7 定量实时PCR (qPCR)第59-62页
        2.8 统计分析第62页
        2.9 人工瘤胃模拟系统实验设计与样品采集第62页
        2.10 脲酶基因和16S RNA基因的定量第62-63页
        2.11 细菌16S rRNA基因扩增、测序及数据分析第63页
    3. 结果第63-70页
        3.1 尿素水解的抑制和氨氮的形成第63-66页
        3.2 瘤胃细菌多样性水平的变化第66-67页
        3.3 瘤胃纤维分解菌丰度的变化第67-69页
        3.4 瘤胃尿素分解菌的变化第69-70页
    4. 讨论第70-74页
第五章: 结论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6页
致谢第86-87页
个人简历第87-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目的论视角下中国博物馆历史文物文本英译原则及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并行运算的肉牛全基因组选择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