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人才学论文--世界各国人才调查及其研究论文

防城港市白鹭型人才管理机制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2页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意义第11-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3页
        1.1.2 研究目的第13-14页
    1.2 概念界定第14-17页
        1.2.1 人才的概念第14页
        1.2.2 人才管理的涵义第14-15页
        1.2.3 机制的概念第15页
        1.2.4 管理机制的涵义第15-16页
        1.2.5 人才管理机制的概念及涵义第16页
        1.2.6 白鹭型人才的概念第16-17页
        1.2.7 白鹭型人才管理的概念第17页
        1.2.8 白鹭型人才管理机制的内容第17页
    1.3 国内外研究第17-21页
        1.3.1 国外研究状况第17-19页
        1.3.2 国内研究状况第19-21页
    1.4 研究对象第21页
    1.5 研究方法第21页
    1.6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第21-22页
    1.7 研究创新之处第22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第22-36页
    2.1 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理论第22-23页
    2.2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理论第23-25页
    2.3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第25-32页
        2.3.1 以人为本原理(即人本原理)第25-26页
        2.3.2 激励理论第26-30页
        2.3.3 系统动力学原理第30-32页
        2.3.4 弹性冗余原理第32页
    2.4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职能第32-33页
    2.5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环境的关系第33-36页
        2.5.1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外部环境第34-35页
        2.5.2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内部环境第35-36页
第三章 防城港市白鹭型人才管理的现状第36-58页
    3.1 防城港市的基本情况第36-41页
        3.1.1 历史文化方面第36-37页
        3.1.2 区位优势方面第37-38页
        3.1.3 经济社会方面第38-40页
            3.1.3.1 工业化方面第38页
            3.1.3.2 城镇化方面第38-39页
            3.1.3.3 社会事业方面第39-40页
        3.1.4 未来发展潜力第40-41页
    3.2 防城港市人才队伍基本情况第41-46页
        3.2.1 人才队伍总概况第41-42页
        3.2.2 公共部门人才队伍情况第42页
        3.2.3 防城港市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第42-43页
        3.2.4 引进白鹭型人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43页
        3.2.5 引进白鹭型人才的原因和基本情况第43-45页
        3.2.6 防城港市白鹭型人才的特点第45-46页
    3.3 白鹭型人才管理情况第46-58页
        3.3.1 引进机制第46-50页
            3.3.1.1 明确白鹭型人才引进的指导思想第46-47页
            3.3.1.2 加强白鹭型人才需求规划第47页
            3.3.1.3 确定九类白鹭型人才引进对象第47-48页
            3.3.1.4 各单位申报白鹭型人才需求第48页
            3.3.1.5 面向全国公开招聘和引进白鹭型人才第48-50页
        3.3.2 使用机制第50-51页
        3.3.3 培训机制第51-53页
        3.3.4 激励机制第53-56页
            3.3.4.1 权力激励方面第54页
            3.3.4.2 目标激励方面第54页
            3.3.4.3 奖罚激励方面第54-55页
            3.3.4.4 荣誉激励方面第55-56页
            3.3.4.5 感情激励方面第56页
        3.3.5 保障机制第56-58页
            3.3.5.1 组织保障第56-57页
            3.3.5.2 经费保障第57页
            3.3.5.3 薪酬保障第57页
            3.3.5.4 生活保障第57-58页
第四章 防城港市白鹭型人才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第58-66页
    4.1 存在问题第59-61页
        4.1.1 引进方面存在问题第59页
        4.1.2 使用方面存在问题第59-60页
        4.1.3 培训方面存在问题第60页
        4.1.4 激励方面存在问题第60-61页
        4.1.5 保障方面存在问题第61页
    4.2 原因分析第61-66页
        4.2.1 五大机制存在缺陷和不足第61-64页
            4.2.1.1 引进机制方面的原因第61-62页
            4.2.1.2 使用机制方面的原因第62页
            4.2.1.3 培训机制方面的原因第62页
            4.2.1.4 激励机制方面的原因第62-63页
            4.2.1.5 保障机制方面的原因第63页
            4.2.1.6 “五大机制”未能互相协调运作的原因第63-64页
        4.2.2 外部(客观)环境方面原因第64-65页
        4.2.3 内部(主观)环境方面原因第65-66页
第五章 加强和改善防城港市白鹭型人才管理的对策第66-75页
    5.1 以科学规划为前提,通过多种方式引进人才第66-68页
        5.1.1 从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层面加强对白鹭型人才的规划第66页
        5.1.2 科学合理更新选才标准第66-67页
        5.1.3 通过多种方式引进白鹭型人才第67-68页
    5.2 以专才专用为原则,加强对白鹭型人才的使用管理第68-69页
        5.2.1 出台白鹭型人才使用岗位限制的相应文件第68页
        5.2.2 建立白鹭型人才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第68-69页
    5.3 按照“政府引导、行业指导、单位自主、个人自愿”的原则,不断完善白鹭型人才培训机制第69-70页
        5.3.1 明确培训原则第69页
        5.3.2 加强培训需求分析第69页
        5.3.3 开展常态化形式灵活多样的培训第69-70页
    5.4 以满足人才多层次需要为目的,不断提高激励机制的作用第70-72页
        5.4.1 切实解决白鹭型人才“出路”难题第70页
        5.4.2 提高白鹭型人才的薪酬待遇第70-71页
        5.4.3 着眼人才多层次需要,实行差异化的激励手段第71页
        5.4.4 更加重视给予人才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第71页
        5.4.5 加强对白鹭型人才的关爱和关怀第71-72页
    5.5 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落实白鹭型人才各项保障措施第72-74页
        5.5.1 制定出台五大机制的具体实施细则第72页
        5.5.2 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第72页
        5.5.3 加强部门执行力建设,确保各项保障措施落到实处第72-73页
        5.5.4 建立健全白鹭型人才的约束处罚制度第73页
        5.5.5 加强环境建设第73-74页
    5.6 加强五大管理机制中的协同运作力度第74-75页
        5.6.1 加大组织协调力度第74页
        5.6.2 在制度上加强协同第74页
        5.6.3 建立完善政策效果评估机制第74-7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5-76页
    6.1 研究结论第75页
    6.2 研究展望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79页
致谢第79-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宏海集团大宗商品国际物流成本管理研究
下一篇:广西上市公司财政补贴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