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电子数字计算机(不连续作用电子计算机)论文--存贮器论文

图形处理器存储系统的高精度System Verilog模型与自动化仿真验证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10-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9页
    1.1 GPU的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第13-17页
        1.1.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1.2 国内外应用现状第15-17页
        1.1.3 国内研究现状第17页
    1.2 本文内容安排第17-19页
第二章 系统结构设计与自动化仿真平台第19-31页
    2.1 GPU存储系统模型整体结构第19-21页
    2.2 接口时序定义第21-25页
        2.2.1 FIFO型单向传输接口时序第21-22页
        2.2.2 流水读写接口时序第22-24页
        2.2.3 仲裁接口时序第24页
        2.2.4 DDR控制器模型接口时序第24-25页
    2.3 自动化仿真平台第25-31页
        2.3.1 验证环境第25-26页
        2.3.2 批量并行仿真环境第26-28页
        2.3.3 自动化工具软件第28-31页
第三章 初级存储系统模型与仿真验证第31-47页
    3.1 总体思路第31-32页
    3.2 仲裁模型第32-33页
        3.2.1 授权响应第32-33页
        3.2.2 授权收回第33页
        3.2.3 数据分发第33页
    3.3 位宽与仲裁相同的流水读写接口模型第33-34页
    3.4 非流水读写及其它位宽接口模型第34-36页
        3.4.1 单拍读写接口第34页
        3.4.2 位宽为 2~n的数据拼接转换单元第34-35页
        3.4.3 位宽为 2~n的数据拆分转换单元第35-36页
        3.4.4 位宽不为 2~n的接口与数据拼接、拆分第36页
    3.5 位宽为32的矩形读写接口模型第36-37页
    3.6 FIFO模型第37-40页
    3.7 DDR控制器模型第40-43页
        3.7.1 写操作第40-41页
        3.7.2 读操作第41-42页
        3.7.3 数据初始值第42页
        3.7.4 数据存储及仿真内存占用优化第42-43页
    3.8 DDR控制器时序转换单元第43-44页
    3.9 整体连接与仿真第44-47页
第四章 高精度DDR控制器模型及系统性能优化第47-65页
    4.1 高精度DDR控制器模型第47-54页
        4.1.1 读写操作第48-50页
        4.1.2 刷新操作第50页
        4.1.3 误差测量第50-54页
    4.2 绘图运算模块读操作接口优化——添加Cache第54-57页
        4.2.1 普通随机只读Cache(程序读接口)第54页
        4.2.2 横向线性随机读写操作Cache(像素读写接口)第54-55页
        4.2.3 矩形随机读操作Cache(纹理读接口)第55-57页
    4.3 DDR效率优化——读写乱序合并第57-65页
        4.3.1 写操作顺序调整方案第58-59页
        4.3.2 读操作地址顺序调整方案第59-60页
        4.3.3 读操作数据顺序调整方案第60-61页
        4.3.4 读写交错顺序调整方案第61-63页
        4.3.5 调整方案小结第63-65页
第五章 总结第65-69页
    5.1 本文所做工作内容第65页
    5.2 本文所做工作对实际RTL开发的作用第65-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致谢第73-75页
作者简介第75-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木质反射吸收一体化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高韧性、高选择透过性聚乳酸薄膜的制备及其对果蔬的气调保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