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4页 |
1.1 选题的提出 | 第13-16页 |
1.1.1 选题背景和问题提出 | 第13-15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5-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2.1 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1.2.2 工程项目不同阶段多主体博弈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1.2.3 工程项目协同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8-19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21-23页 |
1.4.1 研究的思路 | 第21-22页 |
1.4.2 研究的方法 | 第22-23页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3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24-31页 |
2.1 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理论 | 第24-27页 |
2.1.1 我国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的发展历程 | 第24-25页 |
2.1.2 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概念 | 第25页 |
2.1.3 全过程造价管理各阶段的划分与目标设定 | 第25-27页 |
2.2 协同管理理论 | 第27-28页 |
2.3 博弈论 | 第28-30页 |
2.3.1 博弈论的起源及发展 | 第28-29页 |
2.3.2 博弈论的要素与分类 | 第29-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工程项目多阶段多主体协同管理概述 | 第31-45页 |
3.1 协同管理 | 第31-33页 |
3.1.1 协同管理定义 | 第31-32页 |
3.1.2 协同管理分析框架 | 第32-33页 |
3.2 工程项目准备阶段利益主体间协同管理 | 第33-38页 |
3.2.1 决策阶段协同管理工作内容 | 第33-35页 |
3.2.2 设计阶段协同管理工作内容 | 第35-36页 |
3.2.3 招投标阶段协同管理工作内容 | 第36-38页 |
3.3 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利益主体间协同管理 | 第38-39页 |
3.3.1 施工阶段协同管理作内容 | 第38页 |
3.3.2 竣工验收阶段协同管理工作内容 | 第38-39页 |
3.4 协同管理问题分析 | 第39-43页 |
3.4.1 工程项目利益主体相互关系分析 | 第39-42页 |
3.4.2 工程项目协同中信息不对称分析 | 第42-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工程项目多阶段多主体协同管理博弈分析 | 第45-68页 |
4.1 博弈论与工程项目各阶段协同管理结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45-48页 |
4.1.1 传统投资决策方法与博弈论方法比较 | 第45-46页 |
4.1.2 投标报价中已有博弈论研究简述 | 第46-47页 |
4.1.3 施工阶段中已有博弈论研究简述 | 第47-48页 |
4.2 基于博弈论的工程项目决策阶段协同管理 | 第48-52页 |
4.2.1 博弈模型构建 | 第48-50页 |
4.2.2 博弈结论分析 | 第50页 |
4.2.3 协同管理机制 | 第50-52页 |
4.3 基于博弈论的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协同管理 | 第52-59页 |
4.3.1 博弈模型构建 | 第52-56页 |
4.3.2 博弈结论分析 | 第56页 |
4.3.3 实证分析 | 第56-58页 |
4.3.4 协同管理机制 | 第58-59页 |
4.4 基于博弈论的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协同管理 | 第59-66页 |
4.4.1 博弈模型构建 | 第60-62页 |
4.4.2 博弈求解与结论分析 | 第62-66页 |
4.4.3 协同管理机制 | 第6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五章 工程项目协同管理机制 | 第68-72页 |
5.1 协同管理的形成机制 | 第68-69页 |
5.1.1 评估机制 | 第68-69页 |
5.1.2 监控机制 | 第69页 |
5.2 协同管理的实现机制 | 第69-70页 |
5.2.1 沟通机制 | 第69-70页 |
5.2.2 反馈机制 | 第7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6.1 结论 | 第72-73页 |
6.2 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