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绪论 | 第10-17页 |
| 1.1 电磁感应透明基本概念 | 第10-11页 |
| 1.2 电磁感应透明研究简介 | 第11-12页 |
| 1.3 电磁感应透明的相关应用 | 第12-15页 |
| 1.3.1 非线性多波混频 | 第12-13页 |
| 1.3.2 慢光传播 | 第13-14页 |
| 1.3.3 Kerr非线性 | 第14-15页 |
| 1.4 Autler-Townes分裂 | 第15页 |
| 1.5 论文的选题及创新 | 第15-17页 |
| 2 极化率的两种计算方法 | 第17-33页 |
| 2.1 两能级原子与单模光场的相互作用 | 第17-21页 |
| 2.2 相互作用绘景 | 第21-25页 |
| 2.3 缀饰态 | 第25-26页 |
| 2.4 薛定谔方程计算三能级系统的极化率 | 第26-28页 |
| 2.5 密度矩阵方程计算三能级系统的极化率 | 第28-32页 |
| 2.6 小结 | 第32-33页 |
| 3 三能级电磁感应透明和Autler-Townes分裂驱动的 (43) -型系统的衰变缀饰态分析 | 第33-38页 |
| 3.1 引言 | 第33页 |
| 3.2 衰变缀饰态 | 第33-34页 |
| 3.3 电磁感应透明与Autler-Townes分裂的判据 | 第34-37页 |
| 3.4 小结 | 第37-38页 |
| 4 五能级电磁感应透明和Aulter-Townes分裂 | 第38-47页 |
| 4.1 引言 | 第38-39页 |
| 4.2 模型与运动方程 | 第39-43页 |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3-46页 |
| 4.4 小结 | 第46-47页 |
| 5 总结与展望 | 第47-49页 |
| 5.1 总结 | 第47-48页 |
| 5.2 展望 | 第48-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8页 |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