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化学电源、电池、燃料电池论文--燃料电池论文

LSF基SOFC钙钛矿阴极性能的研究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69页
    1.1 引言第17页
    1.2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第17-18页
    1.3 SOFC开路电压与运行极化损失第18-22页
        1.3.1 活化极化第20-21页
        1.3.2 欧姆极化第21页
        1.3.3 浓差极化第21-22页
    1.4 SOFC关键材料的选择第22-40页
        1.4.1 电解质材料第22-28页
            1.4.1.1 氧离子型电解质第22-28页
        1.4.2 阳极材料第28-32页
            1.4.2.1 Ni基阳极材料第28-30页
            1.4.2.2 Cu-CeO_2基阳极第30-31页
            1.4.2.3 钙钛矿基阳极第31-32页
        1.4.3 阴极材料第32-40页
            1.4.3.1 钙钛矿阴极第33-38页
            1.4.3.2 层状钙钛矿阴极第38-40页
            1.4.3.3 Ruddlesden-Popper钙钛矿阴极第40页
    1.5 电化学性能研究及阴极反应机理研究第40-48页
        1.5.1 电化学性能的研究方法第40-42页
        1.5.2 电化学阻抗谱的分析手段第42-44页
        1.5.3 阴极反应机理研究第44-48页
    1.6 本论文研究课题的提出与研究内容第48-53页
    参考文献第53-69页
第二章 Bi掺杂LSF作为新型中温SOFC阴极的研究第69-89页
    2.1 前言第69页
    2.2 实验方法第69-71页
        2.2.1 粉体的制备第69-70页
        2.2.2 氧传输性能第70页
        2.2.3 LBSF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第70-71页
        2.2.4 LBSF的性能表征第71页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71-85页
        2.3.1 LBSF的相结构第71-74页
        2.3.2 LBSF的烧结性能第74-77页
        2.3.3 LBSF电导率第77-79页
        2.3.4 LBSF氧传输性能第79-80页
        2.3.5 LBSF的电化学性能第80-85页
    2.4 结论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89页
第三章 La_(0.4)Bi_(0.4)Sr_(0.2)FeO_(3-δ)作为非钴基中温SOFC阴极的研究第89-111页
    3.1 前言第89页
    3.2 实验方法第89-91页
        3.2.1 粉体的制备与合成第89-90页
        3.2.2 电池的制备第90页
        3.2.3 氧的非化学计量系数第90页
        3.2.4 氧的温度程序脱附第90-91页
        3.2.5 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第91页
        3.2.6 性能表征第91页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91-105页
        3.3.1 不同温度下氧的非化学计量系数第91-93页
        3.3.2 相结构第93-98页
        3.3.3 LBSF4阴极的氧还原过程第98-101页
        3.3.4 LBSF4-SDC复相阴极的电化学性能第101-104页
        3.3.5 不同加热温度下LBSF4阴极的电化学性能第104-105页
    3.4 结论第105-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1页
第四章 通过在LSF表面修饰钴氧化物提高其电化学性能第111-127页
    4.1 前言第111-112页
    4.2 实验方法第112-114页
        4.2.1 粉体的制备与合成第112页
        4.2.2 对称电池的制备第112页
        4.2.3 氧的表面交换系数第112-113页
        4.2.4 单电池的制备第113页
        4.2.5 性能表征第113-114页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14-123页
        4.3.1 浸渍相结构第114-115页
        4.3.2 Co_3O_4浸渍LSF电极的微结构第115-116页
        4.3.3 Co_3O_4浸渍LSF电极的界面极化阻抗第116-119页
        4.3.4 Co_3O_4对氧的表面交换速率的影响第119-121页
        4.3.5 单电池性能第121-123页
    4.4 结论第123-124页
    参考文献第124-127页
第五章 SrCO_3的表面浸渍对LSF性能的影响第127-144页
    5.1 前言第127-128页
    5.2 实验方法第128-129页
        5.2.1 粉体的合成第128页
        5.2.2 电导弛豫测试第128页
        5.2.3 对称电池的制备第128-129页
        5.2.4 单电池的制备第129页
        5.2.5 性能表征第129页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29-139页
        5.3.1 LSF与SrCO_3之间的化学稳定性第129-130页
        5.3.2 SrCO_3对LSF的氧表面交换系数的影响第130-133页
        5.3.3 SrCO_3对LSF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133-137页
        5.3.4 单电池性能第137-139页
    5.4 结论第139-141页
    参考文献第141-144页
第六章 SrCO_3对LSCF氧还原反应的作用机理第144-164页
    6.1 前言第144-145页
    6.2 实验方法第145-147页
        6.2.1 粉体的合成第145页
        6.2.2 对称电池的制备第145-146页
        6.2.3 电导弛豫测试第146页
        6.2.4 单电池测试第146页
        6.2.5 性能表征第146-147页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47-160页
        6.3.1 LSCF与SrCO_3之间的化学稳定性第147-148页
        6.3.2 SrCO_3对氧表面交换系数的影响第148-150页
        6.3.3 SrCO_3对LSCF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150-154页
        6.3.4 LSCF阴极的反应过程第154-155页
        6.3.5 DRT分析SrCO_3对LSCF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155-157页
        6.3.6 密度函数理论(DFT)计算第157-160页
    6.4 结论第160-161页
    参考文献第161-164页
第七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第164-167页
    7.1 结论第164-165页
    7.2 展望第165-167页
致谢第167-168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68-169页

论文共1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功能穿梭机节能型液压系统设计与分析
下一篇:《美国牧歌》的空间批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