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1页 |
1 绪论 | 第11-23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第14-20页 |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第17-20页 |
·本文研究的切入点 | 第20页 |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0-21页 |
·研究的目标及其内容 | 第20-21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21页 |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21-23页 |
2 城乡统筹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23-31页 |
·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内涵 | 第23-24页 |
·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概念界定 | 第23页 |
·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质 | 第23-24页 |
·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外延 | 第24-25页 |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 第24页 |
·统筹城乡政治发展 | 第24-25页 |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 | 第25页 |
·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 | 第25页 |
·城乡统筹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25-31页 |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第25-26页 |
·城乡关系、工农关系的基本理论 | 第26-28页 |
·系统论与协同论 | 第28-29页 |
·科学发展观 | 第29-31页 |
3 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 第31-42页 |
·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 | 第31-36页 |
·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36-42页 |
·经济方面的问题 | 第37-39页 |
·政治方面的问题 | 第39页 |
·文化方面的问题 | 第39-40页 |
·社会方面的问题 | 第40-42页 |
4 制约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因素和障碍 | 第42-49页 |
·制约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历史性因素 | 第42-43页 |
·居民的传统观念 | 第42页 |
·城乡二元结构 | 第42-43页 |
·制约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现实性因素 | 第43-45页 |
·城乡现实差距太大并继续拉大 | 第43页 |
·农村发展内在的动力机制比较薄弱 | 第43页 |
·县域经济发展不够充分 | 第43-44页 |
·城乡产业结构不合理 | 第44-45页 |
·制约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社会性障碍 | 第45-46页 |
·城乡公共服务严重失衡 | 第45页 |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 | 第45-46页 |
·制约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性障碍 | 第46-49页 |
·财政支农政策不够完善 | 第46-47页 |
·国职能部门分离及职权模糊 | 第47-49页 |
5 加强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9-59页 |
·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原则 | 第49-50页 |
·坚持以人为本、以农为本的原则 | 第49页 |
·坚持以县域为主、合力推进的原则 | 第49页 |
·坚持深化改革,注重公平的原则 | 第49-50页 |
·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根本要求 | 第50-51页 |
·以发展农业为出发点,跳出农业的限制 | 第50页 |
·以工业化、城镇化和产业化为根本着力点 | 第50-51页 |
·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具体对策 | 第51-59页 |
·加强政策宣传,加大引导力度,转变思想观念 | 第51页 |
·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 第51-52页 |
·大力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 第52-53页 |
·完善和建立户籍、医疗、教育、文化和社会保障等城乡统一规范制度 | 第53-55页 |
·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生活和生产环境 | 第55-56页 |
·建立现代农村土地制度,完善土地流转政策 | 第56-57页 |
·加快财政、金融体制改革,促进资金城乡合理流动 | 第57-58页 |
·建立公共协调机制,调解政府部门职权矛盾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