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前言 | 第10-15页 |
一、心理健康微观生态系统理论综述 | 第15-23页 |
(一) 何谓微观生态系统 | 第15-18页 |
(二) 心理健康微观生态系统的缘起 | 第18-21页 |
(三) 国内外心理健康微观生态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二、生态观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 | 第23-25页 |
(一) 生态观的心理健康定义 | 第23页 |
(二) 生态观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 第23-25页 |
三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微观生态系统的有机构成和运行机制 | 第25-39页 |
(一)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微观生态系统的有机构成 | 第25-28页 |
1. 生理因素 | 第25页 |
2. 认知因素 | 第25-26页 |
3. 情绪与动机因素 | 第26-27页 |
4. 心理弹性因素 | 第27-28页 |
5. 行为反应方式因素 | 第28页 |
(二)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微观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 | 第28-39页 |
1. 个体心理与生态环境的辨证关系 | 第28-30页 |
2. 生态链 | 第30-32页 |
3. 心理健康保护层 | 第32-35页 |
4. 心理健康测评动态模型探索 | 第35-39页 |
四 高职学生微观生态系统的构建途径 | 第39-51页 |
(一) 高职学生微观生态系统心理健康自我测量与数据管理 | 第39-40页 |
1. 编制微观生态系统心理健康自我测量表 | 第39-40页 |
2. 心理健康数据自我管理 | 第40页 |
(二) 开展高职学生生态系统观的心理素质专项训练 | 第40-44页 |
1. 积极认知训练 | 第41-42页 |
2. 情绪管理训练 | 第42页 |
3. 动机管理训练 | 第42-43页 |
4. 心理弹性训练 | 第43页 |
5. 积极行为反应方式训练 | 第43-44页 |
6. 心理创伤修复训练 | 第44页 |
(三) 高职学生心理素质提升与品格塑造、职业生涯规划有机结合 | 第44-46页 |
1. 心理素质提升多元结合的意义 | 第44-45页 |
2. 心理素质提升与品格塑造结合 | 第45页 |
3. 心理素质提升与职业生涯规划结合 | 第45-46页 |
(四) 建立自我的生态系统观社会支持系统 | 第46-49页 |
1. 社会支持的基本概念 | 第46-47页 |
2. 建立自我的生态系统观社会支持系统的途径 | 第47-49页 |
(五) 高职学生心理危机自我管理 | 第49-51页 |
1. 常见的高职学生心理危机类型 | 第49页 |
2. 高职学生心理危机自我管理的实施策略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注释 | 第52-54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