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查阅权穿越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序言 | 第10-11页 |
一、股东查阅权穿越制度的正当性分析 | 第11-17页 |
(一) 股东查阅权穿越制度的含义 | 第11-12页 |
(二) 股东查阅权穿越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2-14页 |
1. 法人人格否认理论 | 第12-13页 |
2. 利益平衡理论 | 第13-14页 |
3. 穿越理论 | 第14页 |
(三) 股东查阅权穿越行使的必要性 | 第14-16页 |
1. 公司结构的复杂变化 | 第14-15页 |
2. 母公司股东利益扩张的现实需求 | 第15页 |
3. 母公司股东查阅权缺少直接规制和救济 | 第15-16页 |
(四) 股东查阅权穿越行使的可行性 | 第16-17页 |
1. 现有查阅权制度的完善提供良好的立法环境 | 第16页 |
2. 其他领域法律规则提供一定的探索经验 | 第16-17页 |
3. 立法障碍已经最小化 | 第17页 |
4. 域外立法经验可以借鉴 | 第17页 |
二、域外股东查阅权穿越制度的立法例和评析 | 第17-23页 |
(一) 域外股东查阅权穿越制度的立法例 | 第17-22页 |
1. 美国的股东查阅权穿越制度 | 第17-21页 |
2. 德国的股东查阅权穿越制度 | 第21页 |
3. 日本的股东查阅权穿越制度 | 第21-22页 |
(二) 对域外股东查阅权穿越制度的评析 | 第22-23页 |
1. 美国的立法和实践经验相对丰富成熟 | 第22-23页 |
2. 德国的立法注重集团企业的整体思路 | 第23页 |
3. 日本的立法具有符合本国国情的特点 | 第23页 |
三、我国股东查阅权穿越制度的构建 | 第23-28页 |
(一) 股东查阅权穿越行使的主体资格 | 第24-25页 |
1. 母公司资格的限定 | 第24页 |
2. 母公司股东资格的规定 | 第24-25页 |
(二) 股东查阅权穿越行使的主观目的 | 第25-26页 |
1. 目的正当性的认定标准 | 第25-26页 |
2. 目的正当性的举证责任 | 第26页 |
(三) 股东查阅权穿越行使的具体范围 | 第26页 |
(四) 股东查阅权穿越行使的客观条件 | 第26-27页 |
1. 行使场合的限制 | 第26页 |
2. 行使方式的规定 | 第26-27页 |
(五) 股东查阅权穿越行使的救济程序 | 第27-28页 |
(六) 股东查阅权穿越行使的法律责任 | 第28页 |
结语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2页 |
致谢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