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眼科学论文--眼屈光学论文--眼应用屈光学论文

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中国汉族人群高度近视的相关性分析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近视概论第11-12页
    1.2 高度近视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方法与进展第12-15页
        1.2.1 连锁分析第12-13页
        1.2.2 关联分析第13-15页
            1.2.2.1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第14页
            1.2.2.2 候选基因关联分析第14-15页
    1.3 亚太地区近视的遗传学研究进展第15-19页
        1.3.1 遗传学方面的流行病学调查第16页
        1.3.2 近视相关的基因位点第16-18页
        1.3.3 等位基因频率第18-19页
        1.3.4 种族差异的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第19页
        1.3.5 结论第19页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第19-20页
    1.5 本实验的结构安排第20-21页
第二章 中国汉族人群高度近视与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关性分析第21-37页
    2.1 引言第21页
    2.2 实验材料第21-25页
        2.2.1 研究对象第21-22页
            2.2.1.1 纳入标准第21-22页
            2.2.1.2 眼部检查第22页
            2.2.1.3 流行病学资料第22页
        2.2.2 主要仪器设备第22-23页
        2.2.3 试剂与耗材第23-24页
        2.2.4 主要试剂的配制第24-25页
    2.3 实验方法第25-31页
        2.3.1 全基因组DNA的提取第25-27页
        2.3.2 SNP位点的筛选及引物设计和合成第27-29页
        2.3.3 聚合酶链式反应及产物凝胶电泳第29页
            2.3.3.1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第29页
            2.3.3.2 琼脂糖凝胶电泳第29页
        2.3.4 DNA的纯化第29-30页
        2.3.5 SNaPshot反应第30-31页
    2.4 实验结果第31-37页
        2.4.1 3130XL-Avant Genetic Analyzer软件基因分型结果第31页
        2.4.2 统计学分析第31-37页
            2.4.2.1 等位基因频率的比较分析第32-34页
            2.4.2.2 基因型频率的比较分析第34-35页
            2.4.2.3 各SNP位点性别特异性的相关性分析第35-37页
第三章 讨论第37-39页
    3.1 研究结果分析第37页
    3.2 易感基因分析第37-39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39-40页
    4.1 本文的主要贡献第39页
    4.2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第39-40页
致谢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50页
附录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第50-51页
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部地区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回应能力研究
下一篇:相控阵及其MIMO模式下的自适应目标跟踪和波束调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