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西部地区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回应能力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第12-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目的第13页
    1.2 研究意义第13-15页
        1.2.1 现实意义第13-14页
        1.2.2 理论意义第14-15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0页
        1.3.1 政府回应的国内外研究第15-18页
        1.3.2 智慧城市建设相关国内外研究第18-20页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20-22页
        1.4.1 研究思路第20页
        1.4.2 研究方法第20-22页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22-27页
    2.1 概念界定第22-24页
        2.1.1 政府回应内涵第22-23页
        2.1.2 政府回应能力内涵第23页
        2.1.3 互联网+及智慧城市第23-24页
    2.2 理论基础第24-27页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第24-25页
        2.2.2 公共治理理论第25页
        2.2.3 公民参与理论与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第25-27页
第三章 西部地区智慧城市建设与政府回应的互动关系分析第27-37页
    3.1 西部地区智慧城市的建设背景与特点第27-30页
        3.1.1 西部地区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背景与现实背景第27-28页
        3.1.2 西部地区智慧城市建设的特点第28-30页
    3.2 西部地区智慧城市 2.0 与政府回应的关系分析第30-33页
        3.2.1 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回应的表现形式第30-31页
        3.2.2 西部智慧城市 2.0 必然要求政府回应能力提升第31-32页
        3.2.3 政府回应能力提升优化西部智慧城市 2.0第32-33页
    3.3 东部地区政府回应能力建设实践分析第33-37页
        3.3.1 政府回应较为及时和科学第33-34页
        3.3.2 回应机制较为完善第34-35页
        3.3.3 公众参与更多保障第35-37页
第四章 西部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回应能力的困境与成因分析第37-46页
    4.1 西部地区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回应能力实践第37-38页
    4.2 西部地区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回应能力困境第38-42页
        4.2.1 政府回应主动性和及时性不足第38-39页
        4.2.2 政府回应缺乏预见性第39页
        4.2.3 政府回应流于形式第39-41页
        4.2.4 政府回应缺乏监督机制第41-42页
    4.3 西部地区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回应能力不足的成因分析第42-46页
        4.3.1 政府因素第42-44页
        4.3.2 公众因素第44-46页
第五章 提升西部地区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回应能力的路径探索第46-56页
    5.1 提升政府回应能力的原则第46-49页
        5.1.1 公民本位原则第46-47页
        5.1.2 制度化原则第47页
        5.1.3 责任政府原则第47-48页
        5.1.4 法治政府原则第48-49页
        5.1.5 合作治理原则第49页
    5.2 提升西部地区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回应能力的具体对策第49-56页
        5.2.1 强化回应意识第49-50页
        5.2.2 健全回应机制第50-53页
        5.2.3 规范公民参与环境第53-56页
第六章 结论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6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省级政府环境保护绩效评价体系的完善研究
下一篇: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中国汉族人群高度近视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