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区域规划论文--中国区域规划论文--农村乡镇规划论文

三明市沙县水美村乡土景观规划设计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1 绪论第11-16页
    1.1 课题的产生及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1 "城镇化"带来的乡土景观消失危机第11页
        1.1.2 沙县水美村景观项目的依托第11-12页
        1.1.3 课题的研究背景第12页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2-13页
        1.2.1 研究目的第12页
        1.2.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3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4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5 理论框架第15-16页
2 相关概念解析及理论基础第16-29页
    2.1 国内外乡土景观研究概况第16-22页
        2.1.1 国外乡土景观研究概况第16-17页
        2.1.2 国内乡土景观研究概况第17-18页
        2.1.3 国内外乡土景观设计案例分析第18-22页
    2.2 相关概念释义第22-23页
        2.2.1 乡土的概念第22页
        2.2.2 乡土景观的概念第22-23页
        2.2.3 乡土景观元素的概念第23页
    2.3 相关理论概述第23-24页
        2.3.1 符号学第23-24页
        2.3.2 新地域主义第24页
    2.4 乡土景观元素类型第24-25页
        2.4.1 自然景观元素第24-25页
        2.4.2 人文景观元素第25页
        2.4.3 社会景观元素第25页
    2.5 乡土景观元素的提取第25-27页
        2.5.1 依据乡土材料特性第26页
        2.5.2 依据整体造型第26-27页
        2.5.3 依据色彩质感第27页
        2.5.4 依据当地精神文化因素第27页
    2.6 乡土景观的特点第27-28页
        2.6.1 历史性第27页
        2.6.2 丰富性第27-28页
        2.6.3 特殊性第28页
        2.6.4 文化性第28页
    2.7 小结第28-29页
3 福建闽中地区背景研究第29-40页
    3.1 闽中地理位置界定第29-30页
    3.2 闽中地区地域文化分析第30-36页
        3.2.1 闽中地区自然环境分析第30-32页
        3.2.2 自然资源第32页
        3.2.3 闽中地区人文背景分析第32-36页
    3.3 闽中地区乡土景观元素的提炼第36-39页
        3.3.1 对气候因素的提炼第36-37页
        3.3.2 对地形因素的提炼第37页
        3.3.3 对自然资源的提炼第37-38页
        3.3.4 对人文因素的提炼第38-39页
    3.4 小结第39-40页
4 沙县水美村基础条件分析第40-45页
    4.1 水美村概况第40-41页
    4.2 水美村乡土景观元素分析第41-44页
        4.2.1 乡土建筑第42页
        4.2.2 乡土材料第42-43页
        4.2.3 乡土植物第43-44页
        4.2.4 生活农具和传统工艺第44页
    4.3 小结第44-45页
5 水美村乡土景观规划设计第45-87页
    5.1 设计总体思路第45-46页
        5.1.1 设计思路第45页
        5.1.2 设计目标第45页
        5.1.3 设计依据第45-46页
    5.2 设计前期分析第46-52页
        5.2.1 选址分析第46-47页
        5.2.2 存在问题及处理方式第47-51页
        5.2.3 村民建议及改善方式第51-52页
    5.3 方案设计第52-62页
        5.3.1 保护区划分第53-54页
        5.3.2 规划结构第54-55页
        5.3.3 功能分区第55-56页
        5.3.4 道路组织第56页
        5.3.5 景观视线第56-57页
        5.3.6 游览路线第57-58页
        5.3.7 配套设施第58页
        5.3.8 竖向设计第58-59页
        5.3.9 基础设施第59-62页
        5.3.10 分期规划第62页
    5.4 乡土景观表达手法第62-71页
        5.4.1 村民居住区的乡土特色表达第62-64页
        5.4.2 大地肌理的乡土特色表达第64-67页
        5.4.3 土堡游览区的乡土特色表达第67-71页
    5.5 乡土景观表达载体第71-86页
        5.5.1 建筑第72-78页
        5.5.2 铺装第78-79页
        5.5.3 植物第79-83页
        5.5.4 景观小品第83-86页
    5.6. 小结第86-87页
6 结论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0页
附录A第90-91页
附录B第91-93页
附录C第93-95页
致谢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鸟类栖息地保护的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规划
下一篇:低影响开发背景下的福州西山公园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