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世界各国职业技术教育概况论文--世界论文

欧盟职业教育质量同行评议模式及本土化应用

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9-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20-49页
    第一节 研究缘起第20-23页
        一、研究缘起第20-22页
        二、研究意义第22-23页
    第二节 文献研究及启示第23-43页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第24-25页
        二、国外研究综述第25-33页
        三、国内研究综述第33-41页
        四、已有研究的反思与借鉴第41-43页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第43-46页
        一、职业教育质量第43-44页
        二、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第44-45页
        三、同行评议第45-46页
    第四节 研究方案第46-49页
        一、研究问题第46-47页
        二、研究内容第47页
        三、研究方法第47-48页
        四、拟创新点第48页
        五、技术路线第48-49页
第二章 欧盟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模式的起源与发展第49-70页
    第一节 产生背景第49-51页
        一、经济全球化与就业形势严峻第49-50页
        二、欧盟一体化与人才跨国流动第50页
        三、达芬奇计划与职业教育发展第50-51页
    第二节 发展历程第51-63页
        一、初步试验阶段(2004年-2007年)第51-52页
        二、规模拓展阶段(2007年-2009年)第52-54页
        三、成熟推进阶段(2009年至今)第54-63页
    第三节 主要特点第63-69页
        一、评议动力的内源与外源第63-65页
        二、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第65-67页
        三、评议程序的高效与互补第67页
        四、评议过程的民主与透明第67-68页
        五、评议结果的有效与循环第68-69页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三章 欧盟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模式的要素与关系结构第70-104页
    第一节 同行评议的基本要素第70-78页
        一、评议目标与假设第71-74页
        二、评价主体与客体第74-75页
        三、评价标准与原则第75-78页
    第二节 同行评议的评价实施程序第78-96页
        一、评议准备第78-88页
        二、同行访问第88-91页
        三、评议结果第91-93页
        四、质量改进第93-96页
    第三节 同行评议的内部关系审视第96-102页
        一、委托-代理理论及其模型第97-98页
        二、同行评议中的关系结构第98-99页
        三、同行评议的潜在问题审视第99-102页
    本章小结第102-104页
第四章 同行评议的应用研究第104-148页
    第一节 应用设计第104-106页
        一、应用假设第104-105页
        二、被试选取第105页
        三、相关工具第105-106页
    第二节 应用过程第106-122页
        一、评议准备第106-115页
        二、同行访问第115-118页
        三、评议结果第118-122页
    第三节 结果分析第122-146页
        一、研究目的与理论模型第122-124页
        二、研究方法与对象第124-127页
        三、应用结果第127-141页
        四、研究结论与讨论第141-146页
    本章小结第146-148页
第五章 我国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改革思路与政策建议第148-173页
    第一节 我国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发展历程第148-153页
        一、初步探索期第148-149页
        二、大力发展期第149-150页
        三、制度完善期第150-151页
        四、科学规范期第151-153页
    第二节 我国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结构关系与问题审视第153-163页
        一、我国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中的委托代理关系结构第154-156页
        二、"套层式"委代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56-159页
        三、博弈论视角下委代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第159-163页
    第三节 改革思路与政策建议第163-171页
        一、发展导向职业教育质量评价范式的设计思路第163-166页
        二、完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模式的政策建议第166-171页
    本章小结第171-17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73-178页
    第一节 研究结论第173-175页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第175-176页
    第三节 研究不足第176-177页
    第四节 后续研究思路与计划第177-178页
参考文献第178-187页
后记第187-190页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情况第190-191页

论文共1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模式研究
下一篇:活动理论视角下教材评价标准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