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土地问题论文

土地制度改革背景下乡村自主开发机制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3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3页
        1.1.1 十八大后中国土地制度改革动态第10-11页
        1.1.2 农村土地的粗放利用第11-12页
        1.1.3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乡村的命运第12-13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3-15页
        1.2.1 研究目的第13-14页
        1.2.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第15-16页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第16-18页
    1.5 研究综述第18-23页
        1.5.1 土地制度改革的研究第18-19页
        1.5.2 我国农村开发中土地粗放利用问题的研究第19-20页
        1.5.3 农村非农再组织的研究第20-21页
        1.5.4 农村土地开发模式理论研究第21页
        1.5.5 现状研究评价第21-23页
第二章 现行土地制度与改革预期第23-34页
    2.1 现行土地制度下的农村土地产权第23-26页
        2.1.1 财产权利的解读第23-24页
        2.1.2 我国农村的土地产权与变革逻辑第24-26页
    2.2 现行土地制度的运转机制第26-29页
        2.2.1 二元化的土地市场第26-27页
        2.2.2 双轨制的国有土地市场第27-28页
        2.2.3 封闭的集体土地市场第28-29页
        2.2.4 隐形市场第29页
    2.3 土地制度改革预期第29-34页
        2.3.1 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第29-30页
        2.3.2 土地产权的重构第30-31页
        2.3.3 预期土地制度运行机制第31-34页
第三章 土地制度与乡村土地开发第34-47页
    3.1 乡村土地开发的主要表现——城市蔓延第34-35页
    3.2 城市蔓延的市场性机制第35-37页
        3.2.1 城市开发强度分布静态模型第35-36页
        3.2.2 城市开发强度分布动态模型第36-37页
    3.3 城市蔓延的制度性机制第37-43页
        3.3.1 现行土地制度的影响第38-39页
        3.3.2 政府城市空间管控政策的影响第39-40页
        3.3.3 政府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的影响第40-41页
        3.3.4 政府城乡经济发展政策的影响第41-43页
    3.4 土地制度改革下的城市蔓延第43-45页
        3.4.1 土地制度改革对城市蔓延的抑制作用第43-44页
        3.4.2 土地制度改革对城市蔓延的促进作用第44-45页
        3.4.3 土地制度改革对城市蔓延影响综合评价第45页
    3.5 城市蔓延的危害与控制思路第45-47页
第四章 土地制度与农村社区第47-63页
    4.1 农村社区及其再组织第47-50页
        4.1.1 概念界定与研究内容第47页
        4.1.2 传统乡村社区特征的遗存第47-49页
        4.1.3 本文“村庄共同体”研究起点第49-50页
    4.2 现行土地制度下的农村社区第50-53页
        4.2.1 经济边界与经济形态第50-52页
        4.2.2 社会边界与社会形态第52-53页
    4.3 土地权利的扩大化与农村社区再组织第53-60页
        4.3.1 以土地使用权交易为核心的处分权实现模式归纳第53-55页
        4.3.2 土地使用权交易模式实例分析第55-59页
        4.3.3 土地使用权交易模式比较与评价第59-60页
        4.3.4 土地使用权交易与农村社区再组织第60页
    4.4 预期土地制度改革下的农村社区再组织第60-63页
        4.4.1 经济边界与经济形态第60-61页
        4.4.2 社会边界与社会形态第61-63页
第五章 土地制度改革下乡村土地自主开发模式探索第63-80页
    5.1 乡村土地自主开发的概念第63-69页
        5.1.1 乡村土地自主开发的定义第63页
        5.1.2 自主开发模式的法律前提第63-65页
        5.1.3 自主开发模式的现实基础第65-69页
    5.2 乡村土地自主开发的运行机制设计第69-74页
        5.2.1 乡村土地自主开发的主体——农村开发公司第69-70页
        5.2.2 农村开发公司与传统乡镇企业的关系第70-71页
        5.2.3 农村开发公司的组织形式与规模第71-72页
        5.2.4 农村开发公司主导的土地开发的运行机制第72-73页
        5.2.5 农村开发公司的外部关系第73-74页
    5.3 乡村土地自主开发的必备外部条件第74-77页
        5.3.1 立法保障第74-75页
        5.3.2 政策支持第75-76页
        5.3.3 公共产品供给第76页
        5.3.4 规划引导与建设监管第76-77页
    5.4 乡村土地自主开发模式的普适性与实用性思考第77-78页
    5.5 乡村土地自主开发模式作为土地集约利用的策略第78-80页
        5.5.1 紧凑的乡村:乡村土地自主开发模式下的郊区城市化第78-79页
        5.5.2 紧凑的社区:乡村土地自主开发模式下的乡村再组织第79-80页
第六章 结论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4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84-85页
致谢第85-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台湾生态城永续发展模式探讨--以台南沙仑特定区为例
下一篇:高速铁路站点对周边地区城镇发展影响效应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