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本文主要缩略符号 | 第15-16页 |
引言 | 第16-17页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7-36页 |
1 苦荞蛋白及多肽的来源与分类 | 第17-18页 |
1.1 苦荞蛋白的来源与分类 | 第17页 |
1.2 苦荞活性肽的种类 | 第17-18页 |
2 苦荞蛋白及多肽的生理功能 | 第18-24页 |
2.1 荞麦抗菌肽的结构及功能 | 第18-20页 |
2.2 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的结构与功能 | 第20页 |
2.3 荞麦蛋白的抗肿瘤功能 | 第20页 |
2.4 荞麦蛋白的降胆固醇功能 | 第20-21页 |
2.5 荞麦多肽的降血压功能 | 第21-23页 |
2.6 荞麦蛋白的降血糖功能 | 第23-24页 |
3 饲用抗生素作为动物促生长剂使用的局限性及导致问题 | 第24-25页 |
3.1 畜禽产品中的抗生素残留超标影响食品安全 | 第24页 |
3.2 滥用抗生素引起的细菌耐药性危害人畜安全 | 第24-25页 |
4 新型抗生素替代物的种类及其应用前景 | 第25-26页 |
4.1 植物提取物 | 第25页 |
4.2 低聚糖 | 第25-26页 |
4.3 酸化剂 | 第26页 |
4.4 抗菌肽 | 第26页 |
5 肠道菌群平衡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和作用 | 第26-28页 |
5.1 肠道菌群的作用与功能 | 第27页 |
5.2 微生态制剂有利于提高猪的生产性能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6页 |
第二篇 实验研究 | 第36-89页 |
第一章 苦荞蛋白的提取与分离纯化 | 第36-4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7-38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37页 |
1.2 试剂与仪器 | 第37页 |
1.3 苦荞蛋白的提取 | 第37页 |
1.4 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 | 第37-38页 |
1.5 Sephadex G-75分子筛凝胶过滤 | 第38页 |
1.6 抗菌活性初步检测 | 第38页 |
1.7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确定苦荞蛋白的分子量分布 | 第3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8-41页 |
2.1 苦荞蛋白的提取与蛋白含量测定结果 | 第38-39页 |
2.2 苦荞蛋白的DEAE-Sepharose离子交换柱分离纯化 | 第39页 |
2.3 苦荞蛋白的Sephadex G-75分子筛分离纯化 | 第39-40页 |
2.4 苦荞蛋白分子量的分布范围与测定 | 第40-41页 |
3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第二章 苦荞盐溶性球蛋白的结构特征研究 | 第45-5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6-47页 |
1.1 材料 | 第46页 |
1.2 试剂与仪器 | 第46页 |
1.3 苦荞总蛋白及盐溶性球蛋白的氨基酸组成测定 | 第46页 |
1.4 苦荞盐溶性球蛋白的N末端测序 | 第46-47页 |
1.5 苦荞盐溶性球蛋白的MALDI-TOF质谱分析 | 第47页 |
1.6 用同源建模的方法模拟苦荞盐溶性球蛋白的空间结构 | 第47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47-54页 |
2.1 苦荞总蛋白及盐溶性球蛋白的氨基酸组成 | 第47-48页 |
2.2 苦荞盐溶性球蛋白的N末端测序结果 | 第48页 |
2.3 苦荞盐溶性球蛋白的MALDI-TOF质谱分析结果 | 第48-53页 |
2.4 同源建模模拟苦荞盐溶性球蛋白的空间结构结果 | 第53-54页 |
3 本章小结 | 第54-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8页 |
第三章 苦荞球蛋白及活性肽的体外活性研究 | 第58-7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9-62页 |
1.1 实验菌株和细胞系 | 第59页 |
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59页 |
1.3 多肽合成 | 第59-60页 |
1.4 体外抗菌活性 | 第60-61页 |
1.5 体外吸附胆酸盐活性 | 第61页 |
1.6 体外抗氧化活性 | 第61页 |
1.7 体外抗肿瘤活性 | 第61-62页 |
1.8 统计学分析 | 第62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62-66页 |
2.1 苦荞球蛋白及活性肽的抗菌活性 | 第62-64页 |
2.2 苦荞球蛋白及活性肽的胆酸盐吸附能力 | 第64页 |
2.3 苦荞球蛋白及活性肽的自由基(OH·)清除能力 | 第64-65页 |
2.4 苦荞活性肽的抗肿瘤活性 | 第65-66页 |
3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第四章 荞麦蛋白对断奶仔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初探 | 第70-8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1-75页 |
1.1 实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 第71-73页 |
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73页 |
1.3 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指标的测定 | 第73页 |
1.4 断奶仔猪的血液生化参数及内脏器官重量的测定 | 第73页 |
1.5 断奶仔猪肠道菌群区系变化的测定 | 第73-75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75-79页 |
2.1 苦荞球蛋白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第75页 |
2.2 苦荞蛋白对断奶仔猪的血液生化指标及内脏器官重量的影响 | 第75-77页 |
2.3 荞麦蛋白对断奶仔猪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 第77-79页 |
3 本章小结 | 第79-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5页 |
第五章 推广应用-苦荞蛋白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85-8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85-86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85页 |
1.2 饲养管理 | 第85-86页 |
1.3 测定指标 | 第86页 |
1.4 统计学分析 | 第86页 |
2 实验结果 | 第86-87页 |
3 案例推广结论 | 第87-89页 |
全文结论 | 第89-90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90-91页 |
附件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