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干旱胁迫及复水对小麦苗期生长的影响及其生理机理

摘要第8-11页
ABSTRACT第11-1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6-44页
    1 干旱胁迫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第16-19页
        1.1 干旱胁迫对作物植株形态的影响第16-17页
        1.2 干旱胁迫对作物光合特性的影响第17-18页
        1.3 干旱胁迫对作物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第18页
        1.4 干旱胁迫对作物碳氮代谢的影响第18-19页
    2 干旱胁迫对作物根系形态和光合作用的调控机制第19-24页
        2.1 干旱胁迫条件下根系形态的调控机制第19-21页
        2.2 干旱胁迫下光合作用的调控机制第21-24页
    3 氮素形态对干旱胁迫下作物生长的影响第24-26页
        3.1 氮素形态对干旱胁迫下作物生长特征的影响第24页
        3.2 氮素形态对干旱胁迫下作物光合特性的影响第24-25页
        3.3 氮素形态对干旱胁迫下作物氮代谢特征的影响第25-26页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6-28页
    参考文献第28-44页
第二章 小麦苗期生长对干旱胁迫及复水响应的基因型差异及其机理第44-7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6-51页
        1.1 试验设计第46-47页
        1.2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47-51页
        1.3 数据处理第5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1-66页
        2.1 生长特性第51-57页
        2.2 光合荧光特性第57-61页
        2.3 叶片Rubisco含量第61-62页
        2.4 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膜脂过氧化物含量第62-64页
        2.5 叶片Rubisco活化酶、叶绿素a/b结合蛋白和抗氧化酶基因表达第64-66页
    3 小结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第三章 干旱胁迫及复水对小麦苗期根系形态建成的调控机理第72-9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4-79页
        1.1 试验设计第74-76页
        1.2 测定项目和方法第76-79页
        1.3 数据处理第7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9-92页
        2.1 根系形态特征第79-84页
        2.2 ABA、IAA和CTK含量第84-88页
        2.3 根系IAA/CTK、IAA/ABA和CTK/ABA第88-89页
        2.4 根长与内源激素及其比例的关系第89-90页
        2.5 根系水通道蛋白编码基因表达第90-92页
    3 小结第92-94页
    参考文献第94-98页
第四章 干旱胁迫及复水对小麦苗期碳氮代谢的影响第98-12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00-101页
        1.1 试验设计第100页
        1.2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100-101页
        1.3 数据处理第10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01-115页
        2.1 可溶性糖含量和蔗糖含量第101-105页
        2.2 SS和SPS活性第105-106页
        2.3 游离氨基酸含量和氮含量第106-108页
        2.4 可溶性蛋白含量第108-109页
        2.5 硝态氮含量第109-110页
        2.6 NR和GS活性第110-112页
        2.7 糖氮比第112-114页
        2.8 根系蔗糖含量与根系IAA含量、总根长生长速率的关系第114页
        2.9 根系氮含量与总根长、根系IAA/CTK、IAA/ABA、CTK/ABA的关系第114-115页
    3 小结第115-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20页
第五章 氮素形态对干旱胁迫下小麦苗期生长的影响第120-14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21-124页
        1.1 试验设计第121-122页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122-124页
        1.3 数据处理第12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24-134页
        2.1 植株生长第124-128页
        2.2 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和羧化效率第128-129页
        2.3 叶绿素荧光参数第129页
        2.4 抗氧化酶活性第129-130页
        2.5 蔗糖含量第130-131页
        2.6 氮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Rubisco含量第131-133页
        2.7 硝酸还原酶(NR)活性第133-134页
    3 小结第134-136页
    参考文献第136-140页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第140-164页
    1 讨论第140-150页
        1.1 干旱胁迫对小麦苗期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第140-143页
        1.2 小麦苗期根系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第143-146页
        1.3 干旱及复水对小麦苗期碳氮代谢的影响第146-147页
        1.4 氮素形态对干旱胁迫下小麦苗期生长的影响第147-150页
    2 结论第150-151页
    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51页
    4 研究展望第151-152页
    参考文献第152-164页
致谢第164-166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和完成的研究论文第166页

论文共1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花后高温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水稻调控花器官形态特征关键基因DFO1的图位克隆与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