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6-7页 |
一、间接正犯成立范围概说 | 第7-9页 |
(一)间接正犯的出现与最初界限 | 第7页 |
(二)我国关于间接正犯成立范围的学说 | 第7-9页 |
二、我国关于间接正犯的主要形态及其评析 | 第9-14页 |
(一)利用无责任能力者的行为 | 第9-10页 |
(二)利用他人非行为的身体活动 | 第10-11页 |
(三)利用他人无罪过的行为 | 第11页 |
(四)利用他人合法的行为 | 第11页 |
(五)利用他人过失的行为 | 第11-12页 |
(六)利用他人有故意的行为 | 第12-14页 |
三、间接正犯成立的认定标准及其本质 | 第14-17页 |
(一)成立范围争议的本质——认定标准的不同 | 第14页 |
(二)关于间接正犯本质的学说及其评析 | 第14-16页 |
(三)小结 | 第16-17页 |
四、意思支配说对间接正犯成立范围的扩张 | 第17-23页 |
(一)意思支配说的内涵 | 第17-18页 |
(二)间接正犯成立范围的扩张:“正犯后正犯”的认可 | 第18页 |
(三)“正犯后正犯”的具体类型 | 第18-22页 |
(四)小结 | 第22-23页 |
五、意思支配说对间接正犯成立范围的扩张对我国的启示 | 第23-27页 |
(一)中国刑法语境下承认“正犯后正犯” | 第23-25页 |
(二)以意思支配说认定间接正犯成立范围的必要性及意义 | 第25-27页 |
结语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0页 |
致谢 | 第30-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