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8-19页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19-21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20-21页 |
第2章 基本概念 | 第21-27页 |
2.1 煤化工产业内涵 | 第21-24页 |
2.1.1 煤化工产业概念 | 第21-22页 |
2.1.2 煤化工产业发展背景及趋势 | 第22-23页 |
2.1.3 煤化工产业条件要求 | 第23-24页 |
2.2 产业升级内涵 | 第24-25页 |
2.2.1 产业升级概念 | 第24页 |
2.2.2 煤炭企业产业升级模式 | 第24-25页 |
2.3 经济新常态内涵 | 第25-27页 |
2.3.1 经济新常态概念及特点 | 第25-26页 |
2.3.2 经济新常态下煤化工产业升级的必要性分析 | 第26-27页 |
第3章 开滦集团基本情况及煤化工产业现状分析 | 第27-44页 |
3.1 开滦集团公司概况 | 第27-30页 |
3.1.1 发展历程 | 第27-28页 |
3.1.2 产业发展格局 | 第28-29页 |
3.1.3 煤化工产业情况 | 第29-30页 |
3.2 开滦集团煤化工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30-37页 |
3.2.1 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成本不断增加问题 | 第32页 |
3.2.2 基地建设力度不大,缺乏规模效应问题 | 第32-33页 |
3.2.3 产品结构过于单一,品牌效应不强问题 | 第33-35页 |
3.2.4 技术人才储备不够,创新能力不足问题 | 第35-36页 |
3.2.5 市场走势萎靡不振,行业竞争加大问题 | 第36-37页 |
3.3 开滦集团煤化工产业发展SWOT分析 | 第37-44页 |
3.3.1 优势(strength) | 第37-38页 |
3.3.2 劣势(weakness) | 第38-39页 |
3.3.3 机会(opportunity) | 第39-40页 |
3.3.4 挑战(threats) | 第40-42页 |
3.3.5 开滦集团煤化工产业升级的战略选择 | 第42-44页 |
第4章 开滦集团煤化工产业升级对策 | 第44-57页 |
4.1 产业升级的指导思想 | 第44页 |
4.2 产业升级的基本原则及定位 | 第44-45页 |
4.3 产业升级的战略目标 | 第45-46页 |
4.4 产业升级的基本对策 | 第46-51页 |
4.4.1 调整优化发展路径 | 第46-47页 |
4.4.2 完善提升产业布局 | 第47-48页 |
4.4.3 大力推进自主创新 | 第48-49页 |
4.4.4 全面融入区域发展 | 第49-50页 |
4.4.5 积极构建和谐企业 | 第50-51页 |
4.5 产业升级的保障措施 | 第51-57页 |
4.5.1 组织管理保障 | 第51-52页 |
4.5.2 体制机制保障 | 第52-53页 |
4.5.3 人力资源保障 | 第53-54页 |
4.5.4 财务管控保障 | 第54-55页 |
4.5.5 评价体系保障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附录1:关于经济新常态下开滦集团煤化工产业升级的调查问卷 | 第64-65页 |
附录2:关于经济新常态下开滦集团煤化工产业升级的访谈提纲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