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哲学视域下的量子计算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5页 |
引言 | 第15-29页 |
一、量子计算哲学的研究现状 | 第16-23页 |
二、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 第23-25页 |
三、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5-27页 |
四、本论文的难点和创新之处 | 第27-29页 |
第一章 量子计算概观:理论基础与形式表征 | 第29-55页 |
·量子计算的研究基础及发展历史 | 第29-43页 |
·可逆计算的研究与“量子可逆计算”概念的提出 | 第30-33页 |
·量子计算的物理学基础——量子力学 | 第33-38页 |
·量子系统的模拟与量子计算理论的发展 | 第38-40页 |
·量子算法的提出与量子计算的物理实现 | 第40-43页 |
·量子计算的形式化表征及其意义 | 第43-50页 |
·量子计算的形式表征 | 第43-46页 |
·量子计算的并行性特征 | 第46-48页 |
·量子计算的现实意义 | 第48-50页 |
·量子计算对当代科学理论提出了挑战 | 第50-55页 |
第二章 量子计算的逻辑意蕴 | 第55-73页 |
·从经典逻辑到量子逻辑 | 第55-63页 |
·经典逻辑与非经典逻辑 | 第55-57页 |
·量子逻辑的语形:量子力学的公理化 | 第57-60页 |
·量子逻辑的语义:量子逻辑的经验内容 | 第60-63页 |
·量子计算逻辑 | 第63-71页 |
·量子计算逻辑的现实模型:量子逻辑门 | 第63-68页 |
·量子逻辑与量子计算逻辑的区别 | 第68-70页 |
·“量子逻辑”的争议及其意义 | 第70-71页 |
小结 | 第71-73页 |
第三章 量子计算中的可计算性与计算复杂性问题 | 第73-97页 |
·计算语境的转换与丘奇-图灵论题的演变 | 第73-81页 |
·人化计算语境下的丘奇-图灵论题 | 第74-76页 |
·机器计算语境下的甘迪论题 | 第76-78页 |
·自然计算语境下的丘奇-图灵原理 | 第78-81页 |
·量子计算与超计算性 | 第81-87页 |
·从可计算性到超计算性 | 第81-83页 |
·量子绝热计算与希尔伯特第十问题 | 第83-86页 |
·量子计算不能超越经典可计算性 | 第86-87页 |
·量子计算与计算复杂性 | 第87-95页 |
·经典计算复杂性 | 第87-89页 |
·量子算法与计算复杂性 | 第89-92页 |
·量子计算复杂性的哲学意义 | 第92-95页 |
小结 | 第95-97页 |
第四章 量子计算与量子力学解释 | 第97-119页 |
·量子力学的新埃弗雷特解释 | 第97-105页 |
·测量问题与多世界解释 | 第98-99页 |
·量子力学的新埃弗雷特解释 | 第99-101页 |
·新埃弗雷特解释下的量子计算 | 第101-105页 |
·量子力学的多计算解释 | 第105-108页 |
·广义计算主义 | 第105-106页 |
·量子力学的多计算解释 | 第106-108页 |
·量子力学的信息论解释 | 第108-117页 |
·经典信息与量子信息 | 第109-111页 |
·信息理论语境下的量子力学原理 | 第111-114页 |
·信息理论语境下的量子力学表征 | 第114-116页 |
·建构性理论与原理性理论 | 第116-117页 |
小结 | 第117-119页 |
结束语 | 第119-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35页 |
致谢 | 第135-13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37-139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139-141页 |
承诺书 | 第141-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