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交通规划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1页 |
·港口物流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曹妃甸港区基础现状 | 第14-23页 |
·港区地理位置与优势条件 | 第14-15页 |
·地理位置 | 第14页 |
·位置优势条件 | 第14-15页 |
·港区发展情况 | 第15-18页 |
·港口发展历程 | 第15-16页 |
·港口吞吐量 | 第16-17页 |
·与周边港区关系 | 第17-18页 |
·港区交通基础设施现状 | 第18-22页 |
·港区码头基础设施 | 第18-20页 |
·港区交通现状 | 第20-21页 |
·港区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1-22页 |
·港区物流基础设施 | 第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港区综合交通网建设研究 | 第23-37页 |
·曹妃甸港区面临的形势要求 | 第23-27页 |
·宏观层面的总体形势 | 第23页 |
·曹妃甸交通运输面临的形势与要求 | 第23-27页 |
·港区交通预测 | 第27-36页 |
·预测内容与思路 | 第27-29页 |
·运输需求总量预测 | 第29-31页 |
·主要货类运输需求预测 | 第31-35页 |
·集疏运量预测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港区物流建设战略 | 第37-45页 |
·SWOT分析 | 第37页 |
·曹妃甸港区SWOT模型建立 | 第37-41页 |
·优势分析 | 第37-39页 |
·劣势分析 | 第39页 |
·机遇分析 | 第39-40页 |
·挑战分析 | 第40-41页 |
·SWOT组合分析 | 第41-42页 |
·S+O战略 | 第41页 |
·W+O战略 | 第41页 |
·W+T战略 | 第41-42页 |
·S+T战略 | 第42页 |
·曹妃甸港区发展战略 | 第42-43页 |
·港区物流发展战略定位 | 第42页 |
·港区物流发展策略 | 第42页 |
·港区物流发展策略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五章 港区综合交通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方案 | 第45-59页 |
·港口 | 第45-48页 |
·铁路 | 第48-51页 |
·总体布局 | 第48页 |
·对外铁路 | 第48-49页 |
·区内铁路 | 第49-51页 |
·对外公路及区内道路 | 第51-54页 |
·对外公路 | 第51-52页 |
·区内道路 | 第52-54页 |
·公共交通 | 第54页 |
·管道 | 第54-55页 |
·客运枢纽及公交场站 | 第55-56页 |
·客运枢纽 | 第55页 |
·公交场站 | 第55-56页 |
·物流基础设施 | 第56-58页 |
·物流节点层次划分 | 第56页 |
·物流节点规划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重点项目与措施建议 | 第59-64页 |
·建设重点 | 第59-60页 |
·港口 | 第59-60页 |
·铁路 | 第60页 |
·其余项目 | 第60页 |
·措施与建议 | 第60-64页 |
·加强规划,做好项目储备 | 第60-61页 |
·完善机制,拓宽融资渠道 | 第61-62页 |
·统筹协调,合理配置资源 | 第62页 |
·加强制度建设,保证基础设施公共性 | 第62页 |
·构建信息平台,推动物流信息化建设 | 第62-63页 |
·处理好交通发展与环境、资源的关系,实现交通可持续发展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