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欧梵的都市文化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李欧梵都市文化研究的关键词 | 第9-29页 |
第一节 现代性 | 第9-16页 |
一、关于现代性的理解 | 第9-12页 |
二、现代性在都市文化研究中的运用 | 第12-16页 |
第二节 怀旧 | 第16-21页 |
一、关于上海怀旧 | 第16-18页 |
二、怀“历史”之旧 | 第18-21页 |
第三节 知识分子 | 第21-29页 |
一、关于知识分子 | 第21-23页 |
二、知识分子的生存方式 | 第23-26页 |
三、知识分子的姿态 | 第26-29页 |
第二章 李欧梵都市文化研究的特色 | 第29-44页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泛文本化 | 第29-33页 |
一、文本的基本内涵 | 第29-30页 |
二、李欧梵的泛文本 | 第30-33页 |
第二节 研究风格的浪漫化 | 第33-36页 |
一、浪漫的表征 | 第33-35页 |
二、浪漫的成因 | 第35-36页 |
第三节 研究理路的多元化 | 第36-44页 |
一、思维的多元 | 第37-38页 |
二、理路的多元 | 第38-44页 |
第三章 李欧梵都市文化研究的贡献与局限 | 第44-52页 |
第一节 李欧梵都市文化研究的贡献 | 第44-48页 |
一、拓展文学研究的新视域 | 第44-45页 |
二、弥补文化研究的“文化”缺席 | 第45-46页 |
三、引领国内都市研究的潮流 | 第46-47页 |
四、开拓现代批评的新空间 | 第47-48页 |
第二节 李欧梵都市文化研究的局限 | 第48-52页 |
一、忽略了文学对象的特质 | 第48-50页 |
二、西方中心主义意识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注释 | 第53-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