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3-38页 |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7-32页 |
·能源消费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因素分解分析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7-21页 |
·二氧化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21-26页 |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26-30页 |
·能源—环境—经济三者关系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30-31页 |
·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国内外研究综述小结 | 第31-32页 |
·研究总体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32-34页 |
·研究总体思路 | 第32-33页 |
·研究方法 | 第33-34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 第34-38页 |
·研究内容 | 第34-35页 |
·研究框架 | 第35-36页 |
·可能的创新性工作 | 第36-38页 |
第2章 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经济增长一般理论分析 | 第38-76页 |
·IPCC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估算方法 | 第38-48页 |
·实测法 | 第38-39页 |
·物料衡算法 | 第39-47页 |
·排放系数法 | 第47-48页 |
·中国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因素分解方法研究简述 | 第48-53页 |
·结构性因素分解分析方法 | 第48-49页 |
·指数因素分解分析方法 | 第49-53页 |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简述 | 第53-58页 |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 | 第55-56页 |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方程以及一般形式 | 第56-58页 |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一般理论分析 | 第58-76页 |
·研究方法 | 第59-64页 |
·引入能源约束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 第64-68页 |
·引入能源约束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 第68-76页 |
第3章 中国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特征分析 | 第76-106页 |
·中国能源消费现状分析 | 第76-83页 |
·中国能源消费定义以及分类 | 第76-78页 |
·中国能源消费总体特征 | 第78-79页 |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现状 | 第79-81页 |
·中国能源消费强度特征 | 第81-83页 |
·中国经济增长现状分析 | 第83-86页 |
·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现状 | 第83-84页 |
·中国人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现状 | 第84-85页 |
·中国三大产业结构特征 | 第85-86页 |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现状分析 | 第86-92页 |
·中国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 第86-89页 |
·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现状 | 第89-90页 |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特征 | 第90-92页 |
·中国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经济增长特征分析 | 第92-104页 |
·中国能源消费与二氧化碳排放特征分析 | 第92-98页 |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特征分析 | 第98-101页 |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特征分析 | 第101-104页 |
·本章小结 | 第104-106页 |
第4章 中国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经济学分析 | 第106-161页 |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LMDI因素分解分析 | 第107-116页 |
·KAYA恒等式及其扩展 | 第107-108页 |
·对数平均权重迪氏指数因素分解分析方法 | 第108-111页 |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LMDI因素分解分析结果 | 第111-116页 |
·中国能源消耗强度的LMDI因素分解分析 | 第116-122页 |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第122-132页 |
·模型选择 | 第122-125页 |
·变量和数据的选取 | 第125页 |
·研究方法 | 第125-128页 |
·实证分析结果 | 第128-132页 |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 | 第132-140页 |
·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 | 第132-133页 |
·中国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方程 | 第133-135页 |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库兹涅茨曲线验证 | 第135-140页 |
·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140-152页 |
·模型选择 | 第140-142页 |
·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 第142-143页 |
·研究方法 | 第143-148页 |
·实证分析结果 | 第148-152页 |
·中国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 | 第152-158页 |
·数据说明 | 第152-154页 |
·单根检验分析 | 第154页 |
·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 | 第154-155页 |
·协整关系分析 | 第155-157页 |
·误差修正模型 | 第157-158页 |
·本章小结 | 第158-161页 |
第5章 中国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政策性分析 | 第161-166页 |
·能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 第161-163页 |
·提高能源科技化水平,促进能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 第161-162页 |
·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能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 第162-163页 |
·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创新,积极发展新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 第163-165页 |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转换经济发展方式,促进能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 第165-166页 |
第6章 全文结论以及研究展望 | 第166-169页 |
·全文结论 | 第166-168页 |
·研究展望 | 第168-169页 |
参考文献 | 第169-177页 |
致谢 | 第1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