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熔融和浅部岩浆过程对橄揽岩捕掳体水含量的影响:来自安徽天长的实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名义无水矿物中的水 | 第10页 |
·岩石圈地幔水含量的研究途径 | 第10-11页 |
·水含量的分析方法 | 第11页 |
·岩石圈地幔水含量的制约因素 | 第11-12页 |
·氧化还原反应对NAMs水含量的制约 | 第11页 |
·部分熔融对NAMs水含量的制约 | 第11-12页 |
·地幔交代对NAMs水含量的制约 | 第12页 |
·橄榄石和辉石中H的结合机理及扩散 | 第12-17页 |
·橄榄石和辉石中H的结合机理 | 第12-15页 |
·橄榄石与辉石中H的扩散 | 第15-17页 |
·存在的问题及本次工作的内容和意义 | 第17-20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7-19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地质背景与样品描述 | 第20-24页 |
·地质背景 | 第20-22页 |
·样品描述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分析方法 | 第24-28页 |
·电子探针(EMPA) | 第24页 |
·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 | 第24-25页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 第25-26页 |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 | 第26页 |
·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FT-Raman) | 第26-28页 |
第四章 实验结果 | 第28-40页 |
·电子探针分析结果 | 第28-33页 |
·主量元素分析 | 第28-30页 |
·包体的平衡温度 | 第30页 |
·电子探针线分析及背散射图像(BSE) | 第30-33页 |
·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结果 | 第33-35页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 | 第35-39页 |
·矿物的OH吸收峰 | 第35-37页 |
·矿物水含量分布特征 | 第37-39页 |
·矿物及全岩水含量 | 第39页 |
·背散射衍射结果(EBSD) | 第39-40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40-54页 |
·地幔部分熔融对受到交代的地幔矿物水含量的影响 | 第40-48页 |
·地幔源区初始水含量的保存 | 第40-42页 |
·天长橄榄岩经历的地幔过程 | 第42-43页 |
·地幔过程对水含量的影响 | 第43-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幔源斜方辉石中氢的扩散 | 第48-54页 |
·斜方辉石氢扩散剖的模拟 | 第48-49页 |
·氢在辉石和橄榄石中的扩散 | 第49-52页 |
·天长橄榄岩氢扩散行为的指示意义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