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非绝热加热特征及其与降水、流场的关系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5页 |
·引言 | 第9-10页 |
·非绝热加热定义及作用 | 第10-17页 |
·非绝热加热的定义 | 第10-12页 |
·非绝热加热的作用 | 第12-15页 |
·非绝热加热的计算 | 第15-17页 |
·青藏高原非绝热加热的作用和研究现状 | 第17-23页 |
·青藏高原的热力作用 | 第17-19页 |
·青藏高原非绝热加热的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以往研究的不足及本文主要工作 | 第23-25页 |
第2章 资料和方法 | 第25-27页 |
·ERA40和NCEP再分析资料 | 第25-26页 |
·TRMM PR空基雷达降水和潜热资料 | 第26-27页 |
第3章 非绝热加热的分布特征与降水 | 第27-43页 |
·ERA40、NCEP-1非绝热加热分布特征 | 第27-35页 |
·气候平均态特征 | 第27-29页 |
·非绝热加热季节分布特征 | 第29-35页 |
·青藏高原非绝热加热与降水的关系 | 第35-43页 |
·青藏高原降水分布特征 | 第35-36页 |
·非绝热加热与TRMM PR、再分析降水的相关性 | 第36-38页 |
·非绝热加热和降水时间演变 | 第38-43页 |
第4章 非绝热加热的垂直特征与流场 | 第43-62页 |
·非绝热加热和高原流场 | 第43-59页 |
·经向剖面分析 | 第43-51页 |
·纬向剖面分析 | 第51-59页 |
·高原各区域非绝热加热垂直廓线 | 第59-62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62-63页 |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 | 第63-64页 |
创新点 | 第63页 |
不足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