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草醛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4页 |
·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 第9-10页 |
·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 第10-16页 |
·蛋白质的结构 | 第10-12页 |
·血清白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 第12-14页 |
·血红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 第14-15页 |
·人免疫球蛋白G的结构和功能 | 第15-16页 |
·胶原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 第16页 |
·蛋白质与配体相互作用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9页 |
·荧光猝灭类型的判断 | 第17-18页 |
·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的确定 | 第18页 |
·蛋白与配体作用力类型的确定 | 第18页 |
·配体对蛋白构象变化及生理功能的影响 | 第18-19页 |
·外界条件对结合反应的影响 | 第19页 |
·蛋白质与配体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 第19-22页 |
·荧光光谱法 | 第19-20页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 第20页 |
·圆二色性光谱法 | 第20-21页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 第21-22页 |
·分子模拟技术 | 第22页 |
·食用香料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3-24页 |
第二章 香草醛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 | 第24-44页 |
·引言 | 第24页 |
·实验部分 | 第24-26页 |
·试剂 | 第24-25页 |
·仪器和方法 | 第25-2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6-42页 |
·牛血清白蛋白 | 第26-31页 |
·牛血红蛋白 | 第31-35页 |
·人免疫球蛋白G | 第35-38页 |
·胶原蛋白 | 第38-42页 |
·结论 | 第42-44页 |
第三章 金属离子和PH值对结合反应的影响 | 第44-54页 |
·引言 | 第44页 |
·实验部分 | 第44-46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44-45页 |
·实验方法 | 第45-4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6-53页 |
·对牛血清白蛋白与香草醛结合反应的影响 | 第46-48页 |
·对牛血红蛋白与香草醛结合反应的影响 | 第48-49页 |
·对人免疫球蛋白G与香草醛结合反应的影响 | 第49-51页 |
·对胶原蛋白与香草醛结合反应的影响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第四章 香草醛对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 第54-74页 |
·引言 | 第54页 |
·实验部分 | 第54-56页 |
·仪器 | 第54页 |
·实验方法 | 第54-5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6-73页 |
·香草醛对牛血清白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 | 第56-60页 |
·香草醛对牛血红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 | 第60-64页 |
·香草醛对人免疫球蛋白G二级结构的影响 | 第64-68页 |
·香草醛对胶原蛋白结构的影响 | 第68-71页 |
·香草醛对牛血红蛋白活力的影响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第五章 香草醛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分子模型 | 第74-78页 |
·引言 | 第74页 |
·实验部分 | 第7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4-77页 |
·牛血清白蛋白与香草醛相互作用的分子模型 | 第74-75页 |
·牛血红蛋白与香草醛相互作用的分子模型 | 第75-76页 |
·免疫球蛋白G与香草醛相互作用的分子模型 | 第76-77页 |
·结论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