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中国哲学论文--现代哲学(1919年~)论文

金岳霖“无极而太极”思想的深度透视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绪论第7-20页
 一、传统“太极”、“无极”意蕴之辨第8-18页
 二、金岳霖“无极而太极”思想相关的研究现状第18-20页
第一章 “无极而太极”思想的元学意蕴第20-36页
 第一节 金岳霖之“无极”与“太极”第21-32页
  一、无极——道演的原初起点第22-27页
  二、太极——道演的终极目标第27-31页
  三、金岳霖对传统无极太极之思想的继承与革新第31-32页
 第二节 “无极而太极”的进化思想第32-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二章 “无极而太极”思想的知性分析第36-53页
 第一节 道论体系中的矛盾第36-40页
  一、“式、能”对“道”、“无极”、“太极”的架构第37-38页
  二、“式”、“能”对“无极而太极”支撑的漏洞第38-40页
  三、“式能综合为道”与“无极而太极是为道”的平衡性比对第40页
 第二节 以逻辑分析支撑本然世界的可行性分析第40-44页
  一、逻辑语境下的形而上学如何“本然”第41-43页
  二、以逻辑分析建构中国传统形而上学的局限第43-44页
 第三节 非官觉范畴的“元学世界”可知性探讨第44-49页
  一、官觉范畴与非官觉范畴第45-47页
  二、非官觉经验能否被完全思议第47-48页
  三、超官觉范畴的“无极”、“太极”之深度内涵如何阐明第48-49页
 第四节 与传统比照,逻辑分析下的“无极而太极”思想通透性分析第49-52页
  一、“无极而太极”思想对传统形而上学建构缺失的弥补第49-51页
  二、“无极而太极”思想对传统意境之扬弃第51-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三章“旧瓶装新酒”式的“无极而太极”思想之剖析第53-66页
 第一节 “瓶”与“酒”博弈背后的情感诉求第53-55页
 第二节 对传统形而上学积极意义的肯定与完善第55-60页
  一、对中国传统哲学精神的推崇第55-57页
  二、对传统形而上学价值的肯定第57-58页
  三、对传统哲学方法论的反思与弥补第58-60页
 第三节 中国传统思想情怀与西方纯粹理性的交融第60-65页
  一、旧瓶新酒——“以西释中”的实践第61-63页
  二、“旧瓶新酒”的逻辑方法增强传统哲学存在的合理性第63-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四章 对金岳霖元学体系的反思第66-78页
 第一节 近现代语境下的古今会通的困境第67-71页
  一、古今之“道”意境上会通的困境第67-69页
  二、古今论道方法之会通与革新的困境第69-71页
 第二节 中西会通的困境——以逻辑方法建构形而上学体系如何可能第71-78页
  一、形而上学的绝望与希望第71-73页
  二、“旧瓶新酒”——重建形而上学的尝试第73-75页
  三、针对中国形而上学的特点如何和谐地增加其西方理性的元素第75-78页
结论第78-81页
参考文献第81-84页
致谢第84-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融通与判定—牟宗三“哲学演讲录”研究
下一篇:论人的本质的实现--马克思与弗洛姆人学思想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