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以LOV2结构域为基础的荧光探针的设计及胆绿素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缩略语第11-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3页
   ·荧光蛋白LOV(Light, Oxygen, Voltage)简介第12-16页
     ·LOV结构域概况第12-14页
     ·LOV结构域晶体结构第14-15页
     ·LOV结构域的应用第15-16页
   ·细胞色素b562(cytochrome b562, cytb562)第16-17页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概况第17-20页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原理第17-18页
     ·基于FRET机理的荧光分子探针第18-20页
   ·胆绿素(biliverdin, BV)第20-21页
   ·G四链体(G-quadruplex)DNA第21-23页
第二章 以LOV2为基础的蛋白酶酶活检测探针第23-46页
   ·前言第23-24页
   ·实验材料第24-28页
     ·菌株和载体第24页
     ·培养基配制第24页
     ·实验试剂配制第24-28页
     ·实验仪器第28页
   ·实验方法第28-37页
     ·蛋白酶活检测探针的设计第28-29页
     ·引物设计和PCR扩增第29-32页
     ·PCR产物的检测及胶回收第32页
     ·重组质粒的构建第32-35页
     ·重组质粒在原核生物中表达第35页
     ·融合蛋白的亲和纯化及SDS-PAGE第35-37页
     ·融合蛋白的荧光和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的测定第37页
   ·结果与分析第37-44页
     ·PCR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第37-38页
     ·重组质粒的双酶切反应检测第38-39页
     ·融合蛋白的SDS-PAGE第39-41页
     ·融合蛋白的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第41-44页
   ·小结与结论第44-46页
第三章 以LOV2为基础的蛋白探针检测Hg~(2+)第46-57页
   ·前言第46页
   ·实验材料第46-47页
     ·菌株和载体第46-47页
     ·培养基第47页
     ·所用试剂第47页
     ·实验仪器第47页
   ·实验方法第47-50页
     ·引物设计与PCR扩增第47-49页
     ·PCR产物的检测与胶回收第49页
     ·重组质粒的构建第49-50页
     ·重组质粒在原核生物E.coli中表达第50页
     ·融合蛋白的亲和层析纯化及SDS-PAGE第50页
     ·融合蛋白的荧光和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的测定第50页
   ·结果与分析第50-55页
     ·PCR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第50-51页
     ·融合蛋白的SDS-PAGE第51-53页
     ·突变融合蛋白与Hg~(2+)的荧光光谱第53-55页
   ·小结与讨论第55-57页
第四章 胆绿素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第57-70页
   ·前言第57页
   ·实验材料第57-58页
     ·所用试剂配制第57-58页
     ·实验仪器第58页
     ·订购的DNA序列第58页
   ·实验方法第58-59页
     ·测定DNA与BV在pH= 5.0-9.0 的条件下的紫外吸收光谱第58-59页
     ·DNA与BV在pH= 5.0、6.0、7.0 的条件下的饱和度吸收光谱第59页
     ·DNA与BV在pH= 5.0、6.0、7.0 的条件下的化学计量数吸收光谱第59页
     ·BV对不同结构DNA在pH= 5.0、6.0、7.0 的条件下的选择性吸收光谱第59页
   ·结果与分析第59-69页
     ·DNA与BV在pH= 5.0-9.0 的条件下的紫外吸收光谱第59-61页
     ·DNA与BV在pH= 5.0、6.0、7.0 的条件下的饱和度曲线第61-63页
     ·DNA与BV在pH= 5.0、6.0、7.0 的条件下的Job plot曲线第63-66页
     ·BV对不同结构DNA在pH= 5.0、6.0、7.0 的条件下选择性吸收光谱第66-69页
   ·小结与讨论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鸭坦布苏病毒激活NF-κB并诱导IFN-β的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研究
下一篇:dsdA新型筛选标记系统及OsGLK1转录因子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