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碳基无金属氧还原电催化剂的设计及作用机理研究

创新之处第1-10页
中文摘要第10-12页
英文摘要第12-15页
第1章 绪论第15-69页
 §1.1 燃料电池简介第16-18页
     ·工作原理第16页
     ·优点第16页
     ·论效率第16-17页
     ·电动势第17-18页
 §1.2 燃料电池分类第18-25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第19-23页
     ·碱性燃料电池第23-25页
 §1.3 燃料电池阴极氧还原反应的研究进展第25-36页
     ·氧还原反应简介第25-27页
     ·氧还原电催化机理的理论研究第27-30页
     ·Pt基氧还原电催化剂第30-32页
     ·非Pt贵金属氧还原电催化剂第32-33页
     ·过渡金属及其氧化物氧还原电催化剂第33-34页
     ·金属大环化合物氧还原催化剂第34-35页
     ·金属碳化物和氮化物第35-36页
 §1.4 碳基无金属氧还原电催化剂第36-55页
     ·碳纳米材料简介第37-40页
     ·掺杂碳纳米材料第40-48页
     ·碳基无金属氧还原电催化剂的研究现状第48-55页
 §1.5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9页
第二章 本征碳缺陷结构对碳纳米材料的氧还原活性贡献研究第69-93页
 §2.1 引言第69-70页
 §2.2 材料制备、表征方法第70-72页
     ·实验装置第70-71页
     ·材料制备第71页
     ·形貌、结构表征方法第71-72页
     ·氧还原电化学性能测试第72页
 §2.3 碳纳米笼的形貌结构特征第72-76页
     ·形成第72-73页
     ·形貌结构第73-74页
     ·比表面和XPS分析第74-75页
     ·拉曼表征第75-76页
 §2.4 碳纳米笼的氧还原电催化性能第76-80页
     ·氧还原电催化活性第76-77页
     ·电子转移数第77-78页
     ·碳基纳米材料的氧还原电催化性能对比第78-80页
     ·碳纳米笼中缺陷类型分析第80页
 §2.5 本征碳缺陷结构的氧还原活性:理论模拟第80-90页
     ·理论模型第80-82页
     ·计算软件及参数第82页
     ·氧还原热力学模拟第82-83页
     ·氧还原过程理论模拟第83-85页
     ·碳缺陷氧还原活性理论分析第85-89页
     ·五元环缺陷和zigzag边缘缺陷氧还原活性差异的进一步探讨第89-90页
 §2.6 本章小结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3页
第三章 掺杂碳材料的表面功函与氧还原活性关系的理论研究第93-108页
 §3.1 引言第93-94页
 §3.2 理论模型、计算方法第94-95页
     ·理论模型第94-95页
     ·计算方法第95页
 §3.3 氮掺杂物种的氧还原活性分析第95-100页
     ·氮掺杂结构理论模型第95-96页
     ·氮掺杂结构功函计算第96页
     ·氮掺杂结构的功函和氧还原活性的关系第96-100页
 §3.4 掺杂碳材料的表面功函计算第100-106页
     ·氮掺杂其他结构的表面功函第100-101页
     ·硼掺杂结构的表面功函第101-102页
     ·磷掺杂结构的表面功函第102-103页
     ·硫掺杂结构的表面功函第103-104页
     ·含氧官能团化的碳材料的表面功函第104-105页
     ·各种掺杂结构功函比较第105-106页
 §3.5 本章小结第106-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08页
第四章 酸性介质中高效的碳基无金属氧还原电催化剂的设计开发第108-129页
 §4.1 引言第108-109页
 §4.2 掺杂碳基结构在酸性介质中氧还原活性理论分析第109-114页
     ·氧还原电催化反应的pH相关性分析第109-111页
     ·理论模型第111-112页
     ·计算软件及参数第112-113页
     ·酸性介质中氧还原电催化高活性的掺杂结构第113-114页
 §4.3 硼氮共掺杂结构氧还原电催化活性理论计算第114-119页
     ·理论模型、计算软件和方法第115-116页
     ·BN_2C和BN_3掺杂结构的氧还原活性理论分析第116-117页
     ·硼氮共掺杂结构的XPS结合能模拟第117-119页
 §4.4 硼氮共掺杂碳纳米笼的制备及表征第119-123页
     ·材料制备、表征方法第119页
     ·调控硼氮共掺杂碳纳米笼中掺杂结构的策略第119-120页
     ·形貌结构、比表面和元素含量第120-121页
     ·XPS精细谱分析第121-123页
 §4.5 硼氮共掺杂碳纳米笼的氧还原电催化性能第123-126页
     ·测试方法第123页
     ·酸性介质中的氧还原电催化活性第123-124页
     ·电子转移数第124-125页
     ·稳定性及抗甲醇性能测试第125-126页
     ·碳基纳米材料在酸性介质中的氧还原电催化性能对比第126页
 §4.6 本章小结第126-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29页
全文总结第129-131页
展望第131-13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概况第132-134页
 参加学术会议第133页
 获得荣誉第133-134页
致谢第134-136页

论文共1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表面等离子体复合光催化材料的构建及其降解有机污染物机理研究
下一篇:1,4-苯并二噁烷和/或吡唑啉参与的功能小分子的设计,修饰与生物活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