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生物论文

中美高中生物教材习题难度比较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9页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第12-14页
     ·问题提出的缘由第12-13页
     ·问题提出的意义第13-14页
   ·研究设计第14-18页
     ·研究内容第14-15页
     ·研究目标第15页
     ·研究方法第15-17页
     ·研究过程第17-18页
   ·相关研究第18-29页
     ·教材难度相关研究第18-20页
     ·习题难度的相关研究第20-27页
     ·有关《生物·生命的动力》教材的研究第27-29页
第2章 生物学科的发展与高中生物课程第29-37页
   ·近代生物学发展进程第29-31页
     ·博物学时期第29页
     ·实验生物学时代第29-30页
     ·分子生物学时期第30-31页
     ·系统生物学时期第31页
   ·现代生物学发展特征第31-34页
     ·研究方向多元化第31-32页
     ·生物学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共同发展第32页
     ·现代生物技术促进生物改造进程第32-33页
     ·现代生物技术发展带来的安全性和伦理性思考第33-34页
   ·高中生物课程特点第34-35页
     ·注重基础的同时结合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热点第34页
     ·基于学生认知特点设计教学内容第34页
     ·注重科学研究方法的介绍第34-35页
   ·高中生物教材习题设计特色第35-37页
     ·习题设置形式的多样化第35页
     ·注重知识的现实操作意义第35-36页
     ·多种探究方式促进知识的意义建构第36页
     ·部分内容需要通过量化处理方式以加深定性理解第36-37页
第3章 习题难度评价框架的提出第37-64页
   ·习题难度评价框架的理论基础第37-41页
   ·习题难度评价框架的内涵建构第41-51页
     ·回应方式的多分变量划分第41-43页
     ·背景的多分变量的划分第43-45页
     ·数学技能的多分变量的划分第45-48页
     ·推理的多分变量的划分第48-51页
   ·习题难度评价框架中各评价指标下设水平的效度检验第51-55页
     ·习题难度评价框架中各评价指标下设水平的效度检验方法第52-54页
     ·习题难度评价框架中各评价指标下设水平的效度检验第54-55页
   ·习题难度评价框架的信度检验第55-57页
     ·评价框架信度检验的理论基础第55-56页
     ·评价框架信度检验的数据收集及分析第56-57页
   ·习题难度评价框架中各因素权重的确定第57-62页
     ·习题难度评价框架中各因素权重确定的理论基础第57页
     ·层次分析法理论及操作方法第57-61页
     ·习题难度评价框架中各因素权重确定的操作过程及结果第61-62页
   ·对习题难度评价框架进行效度检验第62-64页
     ·效度检验的问题来源第62页
     ·难度评价框架中各因素的量化第62-63页
     ·效度检验的操作过程第63页
     ·效度检验结果第63-64页
第4章 对两版生物教材习题进行习题难度的评估第64-95页
   ·比较对象的确定第64-65页
   ·中美高中生物教材框架比较第65-70页
     ·美版高中生物教材编写依据及框架第65-68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编写依据及框架第68-70页
   ·比较过程第70-92页
     ·习题中所涵盖的主题比较第70-75页
     ·习题中回应方式的比较第75-80页
     ·试题中数学技能的比较第80-84页
     ·试题中推理因素的比较第84-88页
     ·试题中背景因素的比较第88-92页
   ·两版本生物教材总体难度研究结果第92-95页
     ·数据分析第92-93页
     ·两版生物教材中模块习题难度比较第93-95页
第5章:研究总结第95-100页
   ·研究结论及启示第95-98页
     ·习题总体难度评估框架的构建第95页
     ·中美生物教材习题特点的揭示及启示第95-97页
     ·人教版生物教材的总体难度指数高于美版教材第97-98页
   ·研究的创新与价值第98-99页
     ·习题难度评价指标兼具理论和实证支撑第98页
     ·科学研究方法确保了评价框架的信度和效度第98页
     ·专业的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客体进行了更深入的定量和定性分析第98-99页
   ·研究的不足之处第99-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5页
附件1:总体难度框架内容效度指数评定表第105-107页
附件2:评价框架信度检验测试题目第107-108页
附件3:影响习题难度各因素权重评定调查表第108-110页
附件4:难度评价框架中各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评定表第110-111页
附件5:科学(六年级)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第111-117页
附件6:六年级科学试卷中各个习题的总体难度指数评定表第117-119页
后记第119-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下一篇:区域推进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的实践研究--以上海市Y区为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