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清代图像题咏论

中文提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绪论第8-29页
 一、选题的确立与理论的缘起第8-20页
 二、文献综述第20-26页
 三、内容安排与研究方法探索第26-29页
第一章 《四壬子图》与清代诗人图像题咏现象第29-42页
 第一节 《四壬子图》的内容及绘图意旨第29-33页
 第二节 《四壬子图》题咏揭示的“节义坚守”与“诗道质朴”第33-37页
 第三节 方文其他征题作品与清代诗人绘画题咏现象第37-42页
第二章“鬼趣”与“人趣”——罗聘《鬼趣图》与同题题咏诗群第42-69页
 第一节“鬼神情状奚由见”——《鬼趣图》内容析论第42-52页
 第二节“讽意”与“禅意”——《鬼趣图》义蕴的两个维度第52-61页
 第三节 名家“题咏如林”彰显名士风流第61-69页
第三章“分湖便是子陵滩”——从《分湖旧隐图》及题咏看南社人的时代选择第69-85页
 第一节 《分湖旧隐图》及题咏的生成背景与研究价值第69-75页
 第二节 《分湖旧隐图》题咏——南社文人追思古蕴的地域图景第75-80页
 第三节 《分湖旧隐图》题咏现象——传统士人的时代选择第80-84页
 结论第84-85页
第四章 《读易图》及闲适题咏 ——清代士人生活艺术化的日常剪影第85-103页
 第一节 《读易图》的文化释义与图绘举隅第85-92页
 第二节 《读易图》题咏涵盖的文化表现特征第92-98页
 第三节 《读易图》与题咏——清代士人生活艺术化的重要侧面第98-103页
第五章 清代文人结社图的文化镜像:《东轩吟社图》第103-120页
 第一节东轩吟社的基本情况第103-110页
 第二节 《清尊集》题画诗与《东轩吟社图》第110-116页
 第三节 文人结社图:清代士人群体聚合的精神诉求第116-120页
第六章 严绳孙《饯别图》题咏与清代送别琉球 册封使诗文第120-130页
 第一节 严绳孙《饯别图》与题咏的基本情况第120-125页
 第二节 清代送琉球册封使诗文第125-128页
 第三节 清代文人的爱国情怀第128-130页
第七章 《湖楼请业图》题咏——清代闺阁文人诗学风气的高扬第130-166页
 第一节 《湖楼请业图》的文化背景——湖楼雅会第130-134页
 第二节 《湖楼请业图》—— 袁枚女弟子的才艺群像第134-157页
 第三节 《湖楼请业图》——随园女弟子的诗学高扬第157-166页
第八章 曹寅《楝亭图》题咏——孝义寄思与家族 文脉传承第166-196页
 第一节 曹寅《楝亭图》题咏的文化背景第166-175页
 第二节 《楝亭图》题咏与清代士人第175-189页
 第三节“楝树”意象与楝亭题咏——孝义寄思与家族文脉传承第189-196页
结语第196-198页
参考文献第198-205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第205-206页
后记第206-208页

论文共2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侦探小说的叙事视角与媒介传播
下一篇:中国现代文论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话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