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农业资源类型及评价论文

云南省农田水利供给的有效性分析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8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1页
  一、研究背景第9-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11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11-16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第11-12页
  二、国内研究的现状第12-16页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6页
  一、研究内容第16页
  二、研究方法第16页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第16-18页
  一、可能的创新点第16-17页
  二、不足第17-18页
第二章 农田水利相关理论的分析第18-23页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8-19页
  一、农田水利设施的基本涵义第18页
  二、农田水利设施的主要特点第18-19页
 第二节 相关理论的分析第19-23页
  一、公共产品供给理论第19-20页
  二、公共财政理论第20页
  三、粮食安全理论第20-21页
  四、多中心治理理论第21-23页
第三章 农田水利有效供给的评价标准第23-27页
 第一节 效率与公平标准第23页
 第二节 林达尔均衡与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第23-24页
 第三节 总成本最小化下的最优水利建设规模的选择第24-26页
 第四节 农田水利供给有效性的评价第26-27页
第四章 云南省农田水利供给现状分析第27-41页
 第一节 云南省农业用水情况第27-30页
  一、云南省自然条件第27页
  二、云南省水资源状况第27-28页
  三、云南省农业生产现状第28-30页
 第二节 云南省农田水利的现状第30-36页
  一、云南省农田水利的概况第30-32页
  二、云南省在农田水利建设上存在的问题第32-36页
 第三节 云南省各州市农田水利的概况第36-38页
  一、各州市农田水利建设情况分析第36-37页
  二、各州市农田水利投入资金情况分析第37-38页
 第四节 云南省农田水利有效供给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8-41页
  一、农田水利供给主体的缺位第38-39页
  二、投入保障机制不稳定第39页
  三、缺乏健全的供给决策参与机制第39-40页
  四、运营管理体制不完善第40-41页
第五章 云南省农田水利供给有效性的实证分析第41-54页
 第一节 云南省农田水利建设与粮食产出关系的实证研究第41-45页
  一、数据和变量选择第41页
  二、模型估计与检验第41-44页
  三、结论分析第44-45页
 第二节 云南省农田水利供给效率的评价第45-49页
  一、DEA模型建构第45-46页
  二、变量说明与描述性统计第46-47页
  三、模型结果与分析第47-49页
 第三节 各州市农田水利供给效率评价第49-54页
  一、指标的选取与数据来源第50页
  二、模型结果与分析第50-52页
  三、结论与建议第52-54页
第六章 农田水利供给效率提升的实现机制与对策建议第54-66页
 第一节 发达国家和地区农田水利供给模式的经验借鉴第54-56页
  一、美国农田水利供给模式第54页
  二、日本农田水利供给模式第54-55页
  三、台湾农田水利供给模式第55页
  四、发达国家和地区提高农田水利供给有效性的经验启示第55-56页
 第二节 农田水利有效供给模式的选择第56页
  一、均等化供给模式的选择第56页
  二、多中心治理模式的选择第56页
 第三节 提升农田水利供给有效性的措施第56-65页
  一、建立农户需求的偏好显示机制第57-58页
  二、强化政府财政主导机制,加大公共投入的力度第58-60页
  三、健全市场机制,开展投融资机制创新第60-63页
  四、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体制改革第63-65页
 第四节 结语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致谢第70-71页
在读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云南电力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
下一篇:收益法在经济林资产评估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