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电力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一、电力产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 第12-13页 |
二、电力产业理论 | 第13-15页 |
三、电力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 | 第15-16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二、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第四节 创新之处和论文不足 | 第18-19页 |
一、创新之处 | 第18页 |
二、论文不足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电力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理论 | 第19-27页 |
第一节 电力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 第19-22页 |
一、电力产业 | 第19-21页 |
二、协调发展的内涵 | 第21-22页 |
第二节 电力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 第22-27页 |
一、电力需求侧管理理论 | 第22-23页 |
二、电力市场改革理论 | 第23-24页 |
三、电力产业规制理论 | 第24-25页 |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5页 |
五、电力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 第25-27页 |
第三章 云南电力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第27-42页 |
第一节 云南电力产业与经济发展的现状 | 第27-29页 |
一、电力产业现状 | 第27-28页 |
二、经济发展现状 | 第28-29页 |
第二节 模型简介 | 第29-35页 |
一、平稳性检验 | 第29-30页 |
二、协整性检验 | 第30-34页 |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34-35页 |
第三节 云南电力产业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35-41页 |
一、电力供给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 第35-38页 |
二、电力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 第38-41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云南电力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评价 | 第42-47页 |
第一节 熵值法简介 | 第42-44页 |
第二节 云南电力与经济发展指数的计算 | 第44-45页 |
第三节 云南电力产业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的评价 | 第45-46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云南电力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趋势预测 | 第47-55页 |
第一节 预测方法选择和介绍 | 第47-48页 |
一、预测方法选择 | 第47页 |
二、灰色预测方法介绍 | 第47-48页 |
第二节 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 第48-53页 |
一、模型的建立 | 第48-50页 |
二、模型的求解 | 第50-53页 |
第三节 电力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趋势预测 | 第53-54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六章 本文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5-61页 |
第一节 本文结论 | 第55-58页 |
一、实证层面 | 第55-56页 |
二、理论层面 | 第56-58页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58-61页 |
一、电力需求侧管理 | 第58-59页 |
二、电力供给侧规制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