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船舶工程论文--船舶电气设备、观通设备论文--船用强电设备论文--电站、电网论文

船舶柴油发电机组并网控制及稳定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9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船舶电力系统稳定性及控制理论发展现状第11-14页
     ·船舶电力系统概述第11-12页
     ·船舶电力系统稳定性概述第12-13页
     ·船舶电力系统非线性控制理论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船用负载概述第14-15页
   ·Hamilton 理论研究现状及意义第15-16页
   ·船舶并车控制方法的发展现状及研究意义第16-17页
   ·论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和论文主要内容第17-18页
   ·本章小结第18-19页
第2章 Hamilton 控制理论第19-28页
   ·Hamilton 控制理论的概念与实现第19-22页
     ·自治非线性系统的 Hamilton 实现第19-20页
     ·耗散 Hamilton 系统自适应控制第20-22页
   ·多机电力系统的 Hamilton 实现及控制设计第22-27页
     ·多机电力系统耗散 Hamilton 实现第22-25页
     ·多机电力系统基于 Hamilton 能量函数的控制设计第25-27页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双机船舶电力系统建模与控制器设计第28-52页
   ·原动机及其速度控制数学模型第28-31页
     ·调速系统的基本结构第28-29页
     ·原动机及其调速器的数学模型第29-31页
   ·船舶电力系统的励磁调压系统建模第31-37页
     ·励磁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第31-32页
     ·励磁控制系统的分类第32-34页
     ·相复励无刷交流励磁控制系统原理第34页
     ·励磁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第34-37页
   ·同步发电机简化数学模型第37-43页
     ·Park 变换第37-38页
     ·同步发电机的标幺化处理第38-39页
     ·同步发电机的数学模型第39-41页
     ·同步发电机及励磁控制系统仿真模型第41-43页
   ·动态负载建模第43-46页
   ·船舶电力系统双机并联模型的建立第46页
   ·基于 Hamilton 理论船舶电力系统控制器的设计第46-51页
     ·单机 Hamilton 系统自适应 H∞控制第46-49页
     ·双机 Hamilton 系统自适应 H∞控制第49-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4章 多种控制方式下并车的实现第52-62页
   ·并车理论第52-58页
     ·并车方式第52页
     ·并车过程第52-54页
     ·并车的条件及分析第54-55页
     ·同步发电机自动并车装置基本原理第55-57页
     ·并车装置的工作流程第57-58页
   ·多种控制方式下并车的设计第58-61页
     ·基于经典 PID 控制方式下的并车设计第58-60页
     ·基于 Hamilton 控制方式下的并车设计第60-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5章 仿真实验分析第62-84页
   ·基于 MATLAB/Simulink 仿真平台的模型搭建第62-75页
     ·船舶电力系统双机控制模型的搭建第62-66页
     ·双机系统控制器的模型搭建第66页
     ·并车控制系统的模型搭建第66-71页
     ·负荷模块第71-72页
     ·船舶电力系统双机并车模型的整合第72-75页
   ·试验结果分析第75-83页
     ·典型工况下 PID 双机控制系统的实验结果分析第75-79页
     ·基于 Hamilton 能量函数双机控制系统的实验结果分析第79-83页
   ·本章小结第83-84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84-86页
   ·课题总结第84-85页
   ·课题展望第85-86页
致谢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1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C C20主机遥控系统研究与仿真设计
下一篇:电控喷油器用电磁阀测控系统开发